第2363章 萬國來朝之仁愛國度(第3/3頁)

正是如此,在大明寶鈔完全退出歷史舞台之時,卻是沒有讓白銀成為官方貨幣,而是將官方貨幣的使命交給了聯合錢莊。

當然,很多保守的土財主亦不會輕易認可百歷銀元和聯合銀票,他們很多人都選擇將金銀窯藏,到需要辦什麽大事才選擇用金銀換取聯合錢莊的百歷銀元和聯合銀票。

只是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畢竟任何一種轉變都不會一蹴而就,而是呈現著一種緩慢的大趨勢。

隨著這兩項法令執行,而新的征稅系統正式運轉的時候,百姓很快便知道這兩項法令的優劣。

底層百姓無疑是懂得精打細算的,卻不管當權者吹得多麽天花亂墜,但他們都牢牢地盯著一年的支出和留存。

盡管他們都知道林晧然是一個好相國,只是他們到聯合錢莊換足百歷銀元而後到縣衙繳納雜稅的時候,卻是感覺一切都宛如是做夢一般。

很多百姓在繳完雜稅之時,卻是向書吏一再確認他們有沒有算錯,這是不是真是他們本年度僅需要交的雜稅。

書吏原本還耐心地進行回答,最後實在是不耐煩了,只好站上書桌對著後面排隊的百姓再度講解起攤丁入畝。

一些智商比較低的百姓對著攤丁入畝還是有所不解,只是看到本縣首富繳上一百個百歷銀元,這才恍然大悟起來。

敢情是有田的多繳,少田的少繳,無田的不用繳,大明朝廷這是在偏幫著他們這些無權無勢的普通百姓。

當然,這亦是產生了一個負面的影響。以前大家都想著如何積攢更多的“祖產”,只是現在多田則要承擔更多的雜稅,卻是讓很多人選擇望而卻步了。

畢竟購買的田產僅靠耕種的話,起碼十幾年才能收回本錢,而現在又要多繳雜稅,這無疑是加劇了田畝的成本。

正是如此,在《攤丁入畝》和《金融法案》推行不久,全國田畝的價格出現了小幅度的下滑。

時間眨眼到了三月中旬,整個京城顯得十分的熱鬧。

京城的百姓發現京城多了很多奇裝異服的番邦人,這些番邦人對大明的商品極度好奇,同時還帶著大量的奇珍異寶在這裏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