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6章 分鎮法(第2/3頁)

“林閣老,你的意思還是要繼續推行土官制?”陳以勤聽到這裏的時候,卻是忍不住疑惑地詢問道。

張居正亦是同樣不解地望向林晧然,既然土官制比流官制要好,那麽還搞什麽在西南全面改土歸流呢?

林晧然面對這個問題,顯得很堅定地搖頭道:“不,土官制必定要廢除,流官制才是主體!”頓了頓,便是拋出自己的構想道:“我的想法是在官府下設若幹分鎮,每分鎮設三司職,皆由苗人擔任,任期僅為四年,優者方能連任一期。雖然選擇難免會讓大族占利,但大族內部必定分化,而各族間亦會產生不和,故而能達到他們內部爭權而分化的目的!”

西南的最大問題是他們習慣性地抱團謀利,不論是欺壓其他的小宗族,還是以此跟朝廷討價還價,都讓他們嘗到了甜頭。

若想要打破這種局面,那亦要拉攏中小宗族的同時,亦要讓他們內部出現分化,從而讓他們無法再一起抱團。

當然,最重要還是朝廷要施行仁政,卻不能像前幾年那般屢屢加稅,逼得最有寬容之心的華夏百姓都不得不造反。

“此法既能優化地方的治理,又能將苗人分成若幹,更令大宗族內部相互爭權,此法可謂至極至妙也!”陳以勤聽到林晧然的方法後,思路當即被打開,不由得大加贊揚地道。

雖然朝廷一直想要推行“改土歸流”,但不說一介流官根本無力鎮壓地方的諸多勢力,不熟悉地方情況的流官很難插手苗人事務。

只是林晧然卻是通過這種安排,不僅優化了治理體系,而且還讓他們內部間已然會產生更多的矛盾,可謂是一舉多得。

正是如此,在林晧然拋出這個方案的時候,陳以勤知道困擾著幾百年的難題已經找到了最正確的解決方式。

“分鎮可將一大宗族劃歸不同的鎮區,亦是有利於分化他們,不讓一地宗族過於抱團!”郭樸聽到這個設想後,亦是表述自己的看法地道。

李春芳不由得點了點頭,發現這天下還真沒有林晧然解決不了的難題。若不是林晧然還過於年輕,卻不用其他人來逼迫自己,自己恐怕都得退位讓賢了。

張居正的茶杯最終沒有送到嘴裏,而是將茶杯放了下來,心裏深深地嘆息一聲。

卻是知道自己老師臨走前的鼓勵是錯的,自己並不是最適合的治國之人,而是這個位於自己前面的林文魁才是真正的千年奇才。

從最初治理地方的成效,到開海的成就,後來對鹽法的整改,再到石破天驚般的刁民冊,而今化解這幾百年的華夏難題……如此種種,莫不證明他林晧然才是大明最合適的相爺。

哪怕他心有不甘,但亦不得不承認,這種流官制和土官制結合的方式,才是最優解決西南難題的利器。

一時間,整個議事廳除了陳以勤的贊嘆之詞,亦有在場三位閣老的那位震驚和佩服。

“林閣老,此法如此之妙,卻不知如何稱之?”陳以勤越想越覺得此法可行,不由得又是打聽道。

林晧然先是微微一愣,旋即無奈地透露出處道:“基層選舉法吧!”

“名字不甚好聽,不若叫分鎮法,如何?”郭樸聽到這個名字,卻是不是很滿意地道。

林晧然對名字並不講究,當即便是賣郭樸一個面子地道:“郭閣老,這個名更好,那便如此了!”

不論是基層選舉法還是分鎮法,都是要讓西南的勢力分化,亦是更好地治理地方,從而達到長治久安的目的。

“分鎮法確實更好,亦是化解西南的良方!”陳以勤發現林晧然取名的能力不行,當即便是含笑地表態道。

林晧然對陳以勤報以微笑,便是對著李春芳認真地道:“元輔,播州已經平定,西南已然打開了一個好局,還請為了西南的百姓著想,亦為大明的千秋之計,全力推動西南改土歸流之策!”

張居正和陳以勤聽到這個論調,知道事情已經來到了最關鍵之處,不由得扭頭望向了首輔李春芳。

郭樸跟林晧然早已經穿同一條褲子,當即便是表態地道:“元輔大人,此事確實不宜再拖,咱們而今有能力當肩負此重擔,方不負我們畢生所學,亦不負天下蒼生!”

在嚴嵩和徐階時期,整個朝堂更多呈現的是權力之爭。只是到了李春芳出任首輔後,特別有著宛如妖孽般的林晧然存在,而今的朝堂更多是著眼於如何治理好這個國度。

從嚴厲打擊山西幫對俺答的經濟封鎖,再到推進刁民冊的試點範圍,以及對播州的征伐,無不彰顯著這屆內閣更有銳氣。

李春芳面對眾人的目光,略作思忖,當即便是表態道:“好,咱們便在西南全面推行改土歸流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