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3章 猝不及防

夕陽在黃昏時分短暫地出現,還不待墜落山頭,便被風起雲湧的一團烏雲所籠罩。整個京城很快陷入夜幕中,致使盞盞燈火亮了起來。

到了晚飯飄香的時點,雖然夜空不見雨水的蹤跡,但晚風在外面嗚咽地刮了起來,氣溫亦是下降了不少,令到很多人家的窗戶都緊緊地關了起來。

吳府的飯廳中,幾個燭台已經點燃,照亮了這中央的酒桌和四周的角落,北墻上面則掛著一副字畫。

三人圍桌而坐,不時傳出了歡聲笑語。

吳山和尹台是江西老鄉,吳山是嘉靖十四年的探花郎,而尹台是嘉靖十四年的庶吉士,二人在翰林院共事過很長的一段時間,更是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吳山現在是當朝次輔,尹台則是禮部尚書,官場的尊卑那一套沒能波及到他們,二人如同多年的老友般坐在酒桌前喝酒。

林晧然難得看到自己嶽父喝得如此歡暢,亦是頻頻地給吳山和尹台二人倒酒。

酒是林晧然特意帶過來的,是一壇芳香四溢的陳年佳釀,令到旁邊的仆人都咽不住暗暗地咽起了口水。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林晧然是人家的女婿和弟子,哪怕他已經官居一品,亦是乖乖地充當著小弟的角色,頗有前世在酒桌上陪同領導的覺悟。

吳山和尹台今天的話頗多,從最初一起參加江西的鄉試聊起,顯得越聊越投機,提及了不少的陳年往事。

“記得當年,我跟你還有子謙和仲生四人一起赴京趕考,途經南山寺之時,你說那裏的風景獨好,說反正考也不會中,想要留在那裏潛學兩年。只是我們三個對你放心不下,強拉著你上馬車,你才肯跟我們繼續趕京赴考!”吳山抿了一口酒,亦是笑呵呵地說起一樁往事道。

林晧然不僅充當起了倒酒小弟,亦是充當著一個合格的聽眾,在給自己倒酒的同時,亦是頗為意外地扭頭望向了尹台。

雖然他一直都知道尹台的權力欲並不強,在官場一直都很“佛系”,但卻沒有想到當年赴京趕考就如此的不積極。

要知道,他當年赴京趕考,在路上心裏一直都著急得要命,最是擔心的是趕不上會試的時間。哪怕明知道考不上,亦不可能會像尹台因某處環境不錯便想要留下來。

尹台記得這一段往事,臉上不由得浮起著追憶般的笑容道:“呵呵……若非你們拉我上馬車,當年我確實是想要在南山寺住一段!”

“當年赴考之時,咱們三個最後悔便莫過於跟你結伴了吧!為了你追憶聖賢的願望,我們三個可沒少遭罪,亦是跟著你一起走了不少的彎路,印象最深的是當屬被你引領到瑯琊山,氣得子謙差點就想要一個人上京了呢!”吳山將酒杯輕輕放下,顯得戲謔地說道。

尹台跟著將酒杯輕輕地放下,卻是迎著吳山的目光微笑道:“我記得當年你亦是支持的,並不曾抱怨半句,回來之時你還說過不虛此行的話!”

林晧然給二個人添酒,同時耳朵微微地聳起,想要繼續聽著他們的往事。

在他早前的印象中,吳山和尹台都是那類典型“一心只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只是今晚聽到他們的交談,敢情他們二人還有一段意氣風發的歲月。

當然,他亦是看得出:比較活躍的應該還是尹台,這個便宜嶽父大概還是一個文靜的書生。

“當時之所以沒有抱怨,那是你的詩寫得好,那首吟醉翁亭的詩至今我都記憶猶新呢!”吳山用筷子夾起一塊蘑菇放到碗裏,亦是微笑著解釋道。

尹台的眉頭微微地揚起,顯得試探性地詢問道:“可還記得?”

林晧然將酒壺輕輕放下,在腹誹尹台是將這個聊天聊死了的同時,亦是擔憂地望向了吳山。這都過去多少年了,怎麽可能還會記得?

吳山將筷子輕輕地放下,嘴唇上的油漬在燈光中閃現,僅是沉作思索,便是進行朗誦道:“醉翁亭倚碧山幽,麗構新成此共遊。一代文章傳述作,千秋祠館寄風流。水寒石窟魚能聚,客散林坳鳥未休。欲訪瑯琊更深處,野風吹暝下前丘。”

隨著本朝是八股文當道,詩詞早不復唐宋的盛況,但熱衷於詩詞的文人一直是經久不衰,而很多官員本身都算得上是出色的詩人。

這“欲訪瑯琊更深處,野風吹暝下前丘”已然是寫出尹台年輕時代的探索精神,確實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風華正茂的文人。

尹台微微地愣了一愣,卻是沒想到吳山當真是一字不落地背誦出來,在自豪的同時,心裏亦是生起了幾分感動。

“好詩!此詩足可以流傳後世!”林晧然仿佛看到了醉翁亭的一幅畫卷般,亦是由衷地拍掌稱贊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