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1章 日食(第2/3頁)

說著,給主持禮儀的屬官一個眼色,當即就要按著禮制舉行救護之禮。

“吳尚書,此言差矣!”袁煒卻是出言制止,並說明觀點道:“何為天象,自是上天出現的異象。而今日食被烏雲所掩,不顯現於天,既無異象,聖上並非失德,咱們何須再行救護之禮?”

吳山深深地望向這位屬官,雖然貴為禮部尚書,但卻不見得能壓制住袁煒。

袁煒是嘉靖十七年的探花,授翰林院編修,最初並不顯眼。隨著青詞精妙而得寵,官途可謂是一鳴驚人,被超遷禮部右侍郎,加封太子太師銜。

而如今,實質他才是青詞第一人,其所寫的:“洛水玄龜初獻瑞,陰數九,陽數九,九九八十一數,數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誠有感;岐山丹鳳兩呈祥,雄鳴六,雌鳴六,六六三十六聲,聲聞於天。天生嘉靖皇帝,萬壽無疆。”

這段青詞,被嘉靖裱成對聯置於萬壽宮的精舍中,足可見袁煒的份量。

身後的官員聽到這番話,盡管有些牽強附會,但不少人亦是紛紛點頭附和。像吏部尚書吳鵬,更是直接明確支持袁煒,建議取消這一個救護之禮。

吳山的臉上顯得很是嚴肅,他心裏有著堅持,特別他作為禮部尚書,更是有義務撥亂反正,讓到禮法能夠有序地動行。

面對著站出來反對的袁煒,他一本正經地指責道:“一派胡言!天子蒙難,僅因烏雲所遮卻而不救乎!今十萬火急之時,本官不跟汝等費口舌,即刻行救護之禮!”

隨著一聲令下,早已經準備妥當的禮部官員不敢再耽擱,當即引領著大家進行救護之禮。

“日食不見,即同不食!堂堂禮部尚書如此頑固不化,陷聖上於失德,當真是可恥可恨也!此非救護之禮,乃失忠之禮也!”

袁煒並沒有畏懼於吳山,卻是針鋒相對地攻擊,接著是拂袖而去。

“說得好!此非救護之禮,乃失忠之禮也!”吏部尚書吳鵬又是附和,同樣是轉身離開。

眾官員頓時是大眼瞪小眼,卻是有官員跟著袁煒和吏部尚書吳鵬離開,亦有官員繼續在這裏跟著吳山行救護之禮。

不得不說,每個官員都有著各自不同的追求,有的人僅僅想著個人仕途,有的人卻是追逐著上古時期的堯舜之治。

袁煒走出禮部衙門門口,擡頭看到西邊的天色漸黑,而日食仍然還躲於雲層中,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個勝利的微笑。

在回到家中後,他顧不上吃晚飯,一個人直接到了書房。先是將門窗關緊,接著鋪上白紙,卻是撚袖持筆沾墨而動。

按說,他這位禮部右待郎應該是遵循禮法,實行救護之禮才對。

但經過諸多的研究,他實在是太清楚當今聖上的秉性了。若是讓聖上承認錯誤,認為他的德行有虧,絕對是找死的行徑。

昔日的大禮儀如何?

首輔楊延和堅持禮法,推舉當今聖上繼位,從而保住大明江山穩固,但因為在大禮儀中堅持的觀點不為聖上所喜,最終只能辭官歸田。

反倒是二甲出身的張璁,由於在大禮儀中順應聖上意圖,僅六年便入閣拜相。

對與錯,實質並不重要,關鍵是否符合聖上的願意和需求。

剛剛的日食,卻是讓他看到了一個天大的機遇。

雖然他已經貴為禮部右侍郎,但無疑還想要更進一步,著進入內閣的強烈期望。甚至想要超過徐階,接下嚴閣老的擔子。

只是在他的前面,卻是有一個不開竅的攔路虎。

若吳山有機會進入內閣亦就罷了,他順理成章地接下禮部尚書過渡一下,然後再謀求進入內閣。但偏偏這人不懂得用青詞討好聖上,本身又極得清流派的擁護,致使吳山像一枚釘子釘在禮部尚書這個位置上。

正是如此,他知道想要謀求進步,那就要想辦法將這枚釘子拔掉。

今天的天象出現,讓到他捕捉到了機會。

有了今天的這個爭執,有了這個“反常日食”,無疑是他一次絕佳的機會,完全可以借此攻擊吳山,甚至是除掉吳山這個攔路虎。

救護之禮?上奏疏請求聖上修德和修政?借日食上奏,指正朝廷的種種弊端,英明的聖上一旦采納,則可能是青雲直上,從而位極人臣。

只是這是往朝的套路,在本朝卻萬萬不可。

當今聖上要是能聽得進忠言,真要精厲圖治,那大明就不會變成這般模樣,亦不會重用嚴嵩、徐階和呂本這幫佞臣。

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吳山肯定會上奏疏“借日食言事,直指朝廷弊病”,這樣既讓聖上生厭,亦得罪了嚴黨,無疑是自尋死路之舉。

不過想要吳山倒台,單是吳山“犯傻”還不夠,還需要給聖上一個“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