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第4/7頁)

有了幼崽們的流量加持,景榮村的人氣飆升,每天人來人往地比鎮上還要熱鬧。

人一多,買東西的就多,村民們拿來試水的東西隔一段時間都能賣出去。當然,其中最受歡迎的還是沈梧秋的楊梅,二矮子種的西瓜,這兩樣東西,一天不管上多少,都能在上午一掃而空。

為此,沈爸爸還一度埋怨沈梧秋送去超市的楊梅太少了,段國棟每次給他送楊梅過去時,都想著讓人家多送點。

奈何,今年的楊梅實在是搶手,在還沒開賣前,沈梧秋還擔心等楊梅大批成熟采摘時,怕是找不到能消耗這麽多的采購商。

誰知道今年的楊梅,根本就不用她主動去聯系買家,都是主動來找她采購的,供應給沈爸爸超市的那點貨,都是她努力從買家那裏討價還價來的。

就如鄭叔之前預言的那樣,市面上根本就沒有他們那麽好的楊梅,只要吃過他們楊梅園楊梅的人,就再也不想吃其他楊梅了。這樣的好東西,自然是人人搶著要。

六月中旬的時候,楊梅園的楊梅已經采摘了三分之二了,方書記那邊又送來消息,讓她送一批楊梅去參加楊梅節。

於是,沈梧秋暫停了外面的訂單,送了一批楊梅去參加楊梅節。

果不其然,她送過去的楊梅一下子就把這屆評委給征服了,不過卻並沒有列入本屆楊梅的評選排名中,而是被當成了特邀嘉賓出席。

這主要也是考慮到沈梧秋這片楊梅園的規模,她又沒有擴大規模的打算,所以參加評選沒有太大意義,因為產量沒法滿足那些大訂單。

不過,作為“特邀嘉賓”出席,這個身份也算是給西山的楊梅鍍了一層金,再者,物以希為貴,這無形中就擡高了西山楊梅的身價。

於是在往後的賞花期,每天一大早,景榮超市外就排起長龍,就為了搶購楊梅。

因為沈梧秋的楊梅在往後都是走的高端路線,成為了楊梅屆的愛馬仕,普通老百姓想要吃到,就只能去景榮超市,才能以平價買到。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等到六月底的時候,楊梅摘的七七八八了,格桑花的花期也暫時進入了尾聲,來看花的人也慢慢少了。

於是老杜這邊就撤了自己賣票的人,景榮村這邊就只留了沈春和和婷小姐負責這邊的售票點了。

其實要按老杜的想法,他是準備把格桑花基地再次變成免費觀景區的,反正現在一天也沒幾個人過來看花了,收的那點門票錢有時還付不起兩個買票口的人工費,但考慮到婷小姐她們的工作熱情還挺高的,再加上農村裏的人找份工作也不容易,就想著再撐幾天。

老杜本是一份好意,卻不想有些人本死皮不要臉,瞧著老杜現在沒天天往這邊跑了,就開始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這天是周日,上午九點左右,有一批十來人的顧客從另一側過來,當時婷小姐正好帶著一批顧客過去,看到他們從另一側過來,也沒本地的人帶著,便委婉地提醒了他們一句:“不好意思,咱們這邊的景區是要收費的哦。”

她這話一出,其中一個四十歲左右的女人就不怎麽耐煩了:“你這話是什麽意思,我們肯定是買了票的呀。”

婷小姐當時並未多想,聽到女人兇巴巴的語氣,也沒有生氣,陪著笑臉道:“不知您這邊是在哪買的票,是這樣的,今天上午的話……”

“我覺得你們真的是很搞笑哎。”中年女人當場就發飆了,“從那邊進來收了一次費,合著我們到了這裏還要收次費,是不是等會從這邊出去又要收一次?”

“不是這個意思……”婷小姐看她說話這麽咄咄逼人的,臉上的笑也有點掛不住了,倒也不是她不相信女人的話,主要是最近來看花的人少,有時一上午都沒人,他們幾人在票口守一天也無聊,於是他們兩邊負責的四個人就商量了一下,現在人少用不著這麽多人,他們輪流守崗就行,也用不著兩邊都守,守一邊就行了,而今天上午就是婷小姐在這邊負責。

“我們這邊確實是買票了的,進來的時候,你們這邊也沒說給票,只要付錢就行。”其中一個年長的女人看起來很和善,見婷小姐臉紅無措,也不為難她,“這樣吧,你要是不信的話,我們給你看看付款截圖,我們是用微信付的款。”

人家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婷小姐自然是相信人家買票了的,但她又實在好奇是誰在搞些這樣的名堂,於是還是讓人家給她看了一眼。

對方出示的微信賬單頁面上,收款人的信息那裏,婷小姐也很陌生,不知道是誰收的。

一時間她也不知道該怎麽辦,想了一下,只好如實道:“這邊的收款碼不是我們的,不過我也不清楚是誰的,您看這樣可以嗎?您這邊確實付過款了,沒收到錢也確實算我們的問題,就想問一下,我能把您的付款信息讓我拍個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