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4/7頁)

陽溯那邊,容姐兒的父親見安國公府主支的人給容姐兒說了這麽門親事後,心中思襯了起來。

瑞陽侯府的那位少爺雖是位庶子,可他是公夫人的堂弟,況且他小小年紀就有了功名,日後的前程自不必說。

不提夫人必會看重這個堂弟,他們公爺肯定也會栽培他的。

這倒真不失為一門好親事。

可容姐兒的繼母心裏就很不是滋味了。

她嫁進來這許多年,對容姐兒不知道有多壞。

她不僅在分例上克扣容姐兒,還常對她說些有親娘照顧的人和沒親娘照顧的人就是不一樣這些戳容姐兒心肝的話去挖苦她。

容姐兒雖嘴上不說,可她知道,她若是一朝得勢了,將來必不會將自己這個繼母放在眼裏,說不得還會借著公府和侯府的權威去整治自己。

這婦人越想越覺得自己要攪和了這門親事,且她還有別的心思。

她女兒只比容姐兒小兩歲,她為何不把這門親事從容姐兒那裏搶過來?

當初,她不是從容姐兒生母那裏把她父親搶過來了嗎?

思及此,容姐兒的繼母就在她父親面前嘀咕了起來,說什麽咱們家這些年對容姐兒都比較冷淡,她將來必不會幫著娘家之類的話。

還說什麽她的女兒自幼就黏著父母,將來縱然出嫁了,那心裏也會時時刻刻想著娘家之類的話。

俗話說的好,有後娘就有後爹。

這話在容姐兒父親身上體現的特別明顯,他本就對容姐兒這個女兒無甚感情,被後妻這麽一嘀咕,自然也動了換親的念頭。

第二日,他就去找了國公府的管事,說想把二女兒許給這瑞陽侯府的公子。

這管事自也是知道容姐兒家的情況的,他聽容姐兒父親這麽說後,就推說自己要給老太君去封信,問一問老太君的看法。

容姐兒的父親和繼母一想也是,就在陽溯等消息。

不過她們擔心此事不成,就對那管事許諾,若是嫁的是二女兒,那他們自然會出更多的嫁妝。

這些話自然也被管事寫到了信裏。

老太君看到這封信後氣的不行。

她對老夫人道:“你看看,天下竟有這樣的父親,他自己不管女兒倒也罷了,咱們幫他女兒尋摸了一門婚事,他竟要把這婚事給這後妻生的女兒。”

老夫人聞言也冷笑道:“必是他那後妻在那裏挑唆的。”

老太君轉頭對老夫人道:“你派個人去把老七叫過來。”

李嬤嬤領命而去。

不一會兒,七爺就笑眯眯的走了進來。

他進來後也沒問什麽事,而是指著老太君桌子上的那盤枇杷道:“祖母先賞我兩個果子吃吧。”

老太君聞言就笑道:“你這個猴兒,又要做父親的人了還不穩重。”

七爺聞言就坐到了老太君的榻上,一面用手拿果子,一面笑道:“就算再是父親,在祖母和母親面前自然也只是孩子。”

老太君和老夫人聞言就呵呵笑了起來。

等七爺吃完枇杷後,兩位兩人家就同他說了容姐兒父親想要換親的事情。

七爺本就是那等有些嫉惡如仇的性子,聽兩位老人家說完後立馬怒了,他哼了一聲後道:“這些在陽溯的族人鬧的也太不像了。”

老太君見他生氣就道:“你看看你,也太著急了些。沒得為了這種事傷氣動肝的。”

老夫人也瞪了七爺一眼,覺得他不該在長輩面前發這麽大的火。

七爺見狀就訕訕的摸了摸鼻子,隨後問兩位老人家:“那祖母和娘找我來是做什麽呢?”

老太君就道:“我想著爬去陽溯的管事不一定能震懾住他們,還是要你去跑一趟才是。你去了那裏之後也不要說別的,先請族裏的族老們吃一頓飯,然後就去容姐兒家跟她父親和繼母說,我在京城為容姐兒說了門親事,所以想現把容姐兒接到京城裏來。一則我家的幾個姑娘都嫁出去了,容姐兒來了也能陪我說說話。二則容姐兒嫁過去的人家到底是侯府,她提前過來也可以學一學侯府裏的規矩。”

七爺聽老太君說完後就明白了她老人家的意思。

她這是不想再同容姐兒那父親和繼母費口舌了,所以就想直接把容姐兒接過來。

況且祖母不僅德高望重,為容姐兒說的這門婚事還極為妥當。

容姐兒的生父和繼母若沒有個合適的理由,也沒有什麽好反對的。

七爺得了老太君的吩咐後就帶著家下人去了陽溯。

這是他第一次獨自處理族裏的事情,李浩淼擔心他在陽溯行差走錯被人小瞧了去,就讓五爺拉著他囑咐了許多事情。

七爺年輕體壯,是直接騎馬過去的。

因此,不過半日就到了陽溯。

那容姐兒的生父和繼母見這不年不節的,公府的七爺過來了,疑心是為了容姐兒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