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5/6頁)

春蘭聞言就頷首道:“金喜兄弟心裏有譜就行。房子的事情你不用著急,等回去後我跟我婆婆說一聲,有消息了就來告訴你。”

秋雲連忙笑著向春蘭道謝。

春蘭回去後就將在秋雲那裏發生的事情告訴了魏若。

魏若聽完之後就道:“金喜那嫂子是這樣的性子倒也是沒辦法的事。好在金喜心裏明白,只要他不糊塗,秋雲的日子就能過得。”

春蘭聞言也道:“是呀,他們小兩口以後也不同哥嫂住在一起。況且金喜和秋雲打算把他那妹妹也接過來一起住。”

她就又叫了金喜和秋雲對金喜妹子的打算。

魏若是寧願身邊的人愚鈍但是善良一些,也不願她們刻薄寡恩的。

她聽春蘭說完後就笑道:“你告訴秋雲,若是她有什麽難處,只管來找我。但是若是那金家姑娘不出什麽差錯的話,她務必要善待那女孩。那女孩不過幾歲就沒了母親,也是個可憐人,不指望著哥哥嫂子,還能指望誰呢。”

春蘭聞言忙道:“秋雲知道的,她跟在您身邊這麽多年,您還能不了解她的性子嗎?“

魏若一想也是便宛然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魏若看快要到給老太君請安的時間了,便起身去了老君堂。

老太君正在院子裏練八段錦。

她自前年總是生病之後,就注意起了保養身子。

這半年便讓太醫教她練八段錦。

自學會了之後,她每天都會堅持打上幾回,這身子也漸漸硬朗了起來。

魏若見老太君在練八段錦,也沒有打擾她,只是站在一旁等候。

老太君做的入迷,渾然沒有發現她來了,等做完擦完汗後,她才看到魏若。

兩人進入正堂說了會兒話後,老太君就問魏若身邊大丫鬟的婚事辦的怎麽樣了。

魏若就說今日是下定禮的日子,她派了身邊人過去照看著。

她又把在秋雲那裏發生的爭執告訴了老太君。

老太君聽完魏若說的關於秋雲的事情後,就問她:“依你看這金嫂子苛待弟妹的行為是好還是不好呢?”

魏若明白老太君又要教導她了,便回道:“自然是不好的。”

老太君就道:“那你知道她們不好在哪裏嗎?”

魏若聞言剛想說,父母既已不在,撫恤幼弟幼妹是長兄長嫂的職責,就聽那邊老太君道:“我不要聽那些大道理。”

不聽大道理嗎?魏若聽老太君這麽說後,一時之間倒不知道該說些什麽了。

老太君見她在低頭沉思,便引導她:“你說彼時這金家父母已去,金家幼弟幼妹沒了依靠,而金家兄嫂不僅尚在壯年,都在府裏有差事,而且還拿著去世父母的財產。這一對夫妻和金家那對幼弟幼妹比起來孰強孰弱?”

魏若聞言不假思索的道:“自然是金家兄嫂更強一些,幼弟幼妹更弱一些。”

“那我再問你,假若你處在金家嫂嫂那個位置,你會不會以為自己會永遠強下去,而那一對失了依靠的弟妹會永遠弱下去。所以那這個因為更加年長而暫時強起來的人就可以將那一對弱勢的弟妹玩弄於鼓掌間了呢?”老太君繼續問魏若。

魏若聞言沉思。

如果是她的話,她自然不會有這種想法。因為首先她不缺銀錢,所以自不會在銀錢上苛待弟妹。再有就是她既是嫁給了那家長兄,那她就自有職責要將那家弟妹撫養長大。這倒也不是因為她有多高尚,而是她如果不這麽做的話,那她日後在眾親朋面前就無立足之地了,她的孩子也會因此被人在背後嚼舌根。

就如魏大郎那樣,縱使他自己是個厚道的性子,可因為瑞陽侯夫人每每生事,這些親朋們也不好多與他來往。

老太君剛剛已經說了,若是她處於金家嫂嫂那個位置會怎麽做?

金家嫂嫂是府裏的世仆,自小沒念過多少書,不明白這些禮節。

且像她們那樣的人家,向來是捧高踩低的。

看到哪家得了主子重用就一溜煙兒的過去拍別人馬屁,看到哪家落魄了,就墻倒眾人推,恨不得人人都上去踩兩腳。

金家這一對兄嫂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裏,自然更信奉的是捧高踩低那一套。

且她們並無多少遠見,只以為自己一時處於強勢地位,就會一世處於強勢地位,不明白人的運勢有高有低,沒有誰能一直順遂,也沒有誰能一直跌在谷底這個道理。

因此金家嫂嫂才會毫不顧忌的欺壓幼弟幼妹,金家哥哥才會明知自家弟妹被欺壓,卻為了自家利益,默認自己的妻子欺壓弟妹。

說到底這一對夫妻就是心裏只有自己,沒有旁人罷了。

魏若便把自己的理解告訴了老太君。

老太君頷首笑道:“你想的很對,我們這樣的人家和那樣的人家行事不一樣,所以有些事情他們可以做得,我們卻不能做得。況且你是我們李氏宗族的宗婦,若想做好這個宗婦,你就要把處事公道、憐貧惜幼這八個字記在心裏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