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6/7頁)

“話是這樣講沒錯,錦姐兒本也不想理會那些婦人。可她婆婆到底年紀大了,受不得氣。出去受了家裏幾個妯娌的奚落後,回來就病了。”三老夫人這才說出來自己真正擔心的事。

聽到許夫人因為許家族人的閑言碎語而病倒在床的消息後,老太君和老夫人的臉色驀然凝重了起來。

半響,老太君才苦笑著開口道:“納妾的事咱們不能再裝傻拖下去了。”

老夫人聞言也點頭道:“是呀,論理咱們是錦姐兒的娘家人,這納妾的事怎麽都不該由咱們自己提才是。可是許夫人都因為此事氣病了,咱們要是再不催一催錦姐兒,只怕許家的人都會責怪錦姐兒不懂事。”

這也是三老夫人擔心的事情,她雖不想讓女婿納妾,可婦人的名聲何其重要。

若是她女兒錦大姑娘背了個這樣的名聲,那她兩個外孫女以後可怎麽找婆家。

“這事兒,錦姐兒自己是怎麽想的呢?”老太君到底還是有些心疼這個孫女的。

三老夫人聞言便道:“她肯定是不願意的,可她還有兩個女兒呢,縱是為了她們,這些事還是要做的。”

老夫人聞言就嘆了口氣道:“錦姐兒這一生都順順當當的,哪成想卻在子嗣上栽了個跟頭。”

三老夫人聞言再度紅了眼眶。

老太君聞言也是沉默,半響她才道:“既然事情已經到了如此地步,再想別的也沒有什麽意義了。既然要給英明納妾,那妾的人選也要咱們定才是。”

三老夫人聞言就道:“是這樣說沒錯,錦姐兒也寫信跟我說了,她打算把當初跟著她陪嫁的二等丫鬟彩兒開了臉做姨娘。”

老太君想了半天沒想出來那彩兒到底長什麽樣,便問三老夫人:“你可還記得彩兒的長相?”

三老夫人聞言就道:“她跟著錦姐兒嫁進去時才十歲,不過她小時候長的就好,這大了應該也不錯。”

老太君聞言就問三老夫人:“那你的想法呢?”

三老夫人聞言就道:“彩兒是錦姐兒的陪嫁,找她總比找許家的人強。”

老太君聞言就皺眉道:“錦姐兒還年輕,有些事情沒經歷過。可你總不能也跟著傻呀。”

三老夫人自是明白老太君在指什麽,她抿了抿唇道:“英明那孩子對錦姐兒向來都不錯,錦姐兒也是不想委屈了他。”

“她想對他好可以在別的事情上對他好,但這種事情卻是不行的。”老太君聞言斬釘截鐵的道。

三老夫人聞言就沒有說話。

老太君繼續道:“這男子的心就跟那天氣似的,說變就變了。這變了心的男子是如何對原配正妻的,你會不知道,你會沒看過?這彩兒本來就比咱們錦姐兒要小上許多,長的又好。英明縱然和咱們錦姐兒感情再好,可身邊待這個如花似玉的美妾,他能不動心,他能不憐惜她?”

“若是果真等到那一日,錦姐兒打算怎麽辦?去母留子嗎?可她一旦做了這樣的事,和英明的感情再也別想回到從前了。”

三老夫人聽完老太君的話後,就道:“娘,我肯定是不想給英明找個美妾的,但咱們和許家又是親家又是世交,總不好真找個貌若無鹽的丫頭吧。”

老太君聞言就道:“你平時看著倒挺伶俐的,怎麽在這個事情上犯傻。如果英明無後,錦姐兒卻一直不給英明納妾,那她一個妒婦的名聲是跑不了了。可她只要答應了給英明納妾,外面的人才不管那妾室長的是好還是不好呢。至於你說擔心許家的人會說什麽,那也是白擔心。是你在許家的顏面重要,還是你女兒的終身幸福重要?”

“依我看,在這件事情上,你很該和錦姐兒一個做黑臉,一個做白臉。錦姐兒雖提了要把彩兒給英明,可你作為娘家母親心疼女兒不肯,不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嗎?許家人頂多在背後議論你幾句,可當著你的面,她們又能說什麽。”

“你從家中的家生子裏找幾個父母老實,本人長的平常但是好生養的丫鬟給許家送過去。另在讓人把彩兒帶回來吧。”老太君對三老夫人道。

“把彩兒帶回來嗎?”三老夫人聞言頗有些猶豫的道:“這樣的話,許家的人會不會說我們太霸道了呀?”

聽到三老夫人這麽說後,老太君還沒說話,老夫人就先開口了。

”弟妹還沒明白娘的意思嗎?錦姐兒和許家現在最心急的就是侄女婿至今無子的事。許家的那些族人也是因此一直在口頭上刺一刺親家母和錦姐兒。如今咱們府上不僅答應了給侄女婿納妾,還送了好幾個過去。至少在大是大非上,許家人沒法挑咱們和錦姐兒的刺。至於什麽妾室的長相,以及把彩兒接回來這種小事,不過是你這個做母親的心疼女兒罷了。許家的那些人縱是出去同人說嘴,咱們也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