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第5/6頁)

魏若和妯娌們陪著老夫人一起在文安侯府略坐了坐後,便離開了。

她們又繼續過起了她們自己的生活。

文寧公主出嫁後,平寧公主的婚事也開始有條不紊的進行了起來。

貴妃擔心內務府的那些人克扣平寧公主的嫁妝,便托李浩淼從中盯著。

李浩淼見陶成在禮部做的不錯,便把他又扔到了內務府,由他負責和內務府的人一起督辦平寧公主的嫁妝。

於李浩淼來說,將陶成調到內務府去不過是一件隨手的事。

可於陶家來說,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

內務府因為服務於皇家且油水眾多的緣故,一直很受京城這些官宦之家的追捧。

但凡有些門道的人家都想把家中子弟塞到內務府去。

可內務府又哪是他們想進就能進的呢?

此次李浩淼之所以能塞陶成塞的那麽順手,也是因為貴妃想要找個自己人督辦平寧嫁妝的緣故。

內務府的大臣們也是知道此點,才會一點意見都沒有的接受了陶成。

魏四娘的婆母知道兒子被調到內務府去了之後,喜的跟什麽似的。

魏四娘過來跟魏若說話時還說,她婆母還特地在廟裏給安國公府點了海燈,說是希望佛祖保佑安國公府闔家健康。

魏若聽到魏四娘如此說後,忍不住扶額。

她對魏四娘道:“你很該攔住老人家才是。”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五妹就受了我婆母的這份心意吧。這些年因為你們的看顧,家裏的日子也漸漸的好了起來。婆母總覺得對你們無以為報,若是不讓她去廟裏點幾盞海燈,她只怕夜裏都睡不著覺了。”

魏若和魏三娘聞言就笑了起來。

魏三娘邊笑邊趁機打量魏四娘。

憑心而論,魏四娘現在的神色同前幾年完全不一樣了。

或許是日子過的順心了些的緣故,她的眉間已沒了以往那般局促的神色,取而代之的是平穩和篤定。

也因為這分篤定,她現在和人說話比以往更加落落大方了,也會同人說幾句玩笑話了。

看到這樣的魏四娘,魏三娘忍不住笑了起來。

“前兒個我們家大哥兒訂親,你婆母還來和我誇你,說你不僅對她孝順,對下面的弟妹也好,說你小姑子出嫁時,你夫婿陪了許多的嫁妝給她。若是換做旁的厲害的婦人,早就鬧了起來,可你一句話都沒說。”魏三娘笑著對魏四娘道。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夫君同我說,我公公去的早,他這做哥哥的自然要擔起哥哥的責任,況且我小姑子她們終究是女子,也不能出去掙錢,她們手上多些嫁妝,到了夫家也有底氣。至於那些陪出去的家財我們再掙回來便是了。”

“妹夫倒是有情有義。”魏若聞言贊嘆似的對魏四娘道。

這幾年她也算是經了一些事了,看多了那些為了錢財放任妻子傷害自家親兄弟或是親姐妹的男子後,她就覺得陶成這個人真的很不錯。

魏四娘聞言就笑道:“是呀,我覺得他這樣總比那薄情寡義的人要好。”

說到此,魏四娘的眼中閃過了一絲陰霾。

魏若和魏三娘知道她是想起了自己的兄弟。

魏若就問道:“那高氏現在還是不甚和嬸嬸說話嗎?”

魏四娘點了點頭道:“是的,我娘現在也隨他們去了,只怪自己當初沒教好兒子。”

魏三娘和魏若聞言沉默。

這種話,魏四娘能說,她們卻說不得。

魏四娘不欲見氣氛因為自家的事沉凝起來,就笑著道:“不提我家的事了,反正我娘也不指著他們過活,他們愛怎麽樣就怎麽樣吧。”

魏三娘和魏若見她不想提起此事,便也說起了別的事情。

魏若就和魏三娘說起了她未來的兒媳,康氏。

“公爺的表妹嫁到了陳家,陳家和康家好似有親。她聽說你們家和康家訂親後,還回來跟我說,康氏自小見貞靜嫻雅,待人也和氣,見過她的親戚們就沒有不誇她的。”魏若笑著對魏三娘道。

康氏將是魏三娘的長媳,魏三娘自然對她很感興趣。

因此哪怕已經從媒人那裏聽了康氏的許多話,也親眼見過康氏。

魏三娘仍然聽的津津有味。

魏若見狀便又說了一些康氏的事情。

姐妹幾人談笑了半下午,心情倒也舒暢。

等魏三娘和魏四娘走後,魏若的嘴角還是揚起的。

秋雲見狀一邊為魏若沏茶,一邊笑著調侃她:“夫人以前是最不喜歡和人閑話家常的了,怎麽這兩年越發的喜歡和姑奶奶們談天說笑了。”

魏若聞言也笑道:“前些年的時候,各項事情太多,我又剛嫁進公府,萬事都沒熟悉,便把心思都放在了管家和孩子們身上,哪裏有閑心和旁人說笑。倒是這一兩年,除了孩子們的事外,倒也沒甚操心的事,反而覺得白日裏有些無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