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第5/6頁)

不說此次陽溯之行,魏若從中學到了多少。

三老夫人、五夫人及清姐兒也是收獲頗豐,其中猶以清姐兒為盛。

因著她父親早亡的緣故,闔府上下無論是老太君、老夫人等人,還是李浩淼、五爺和七爺等人對她都是多有憐惜的。

眾人在面對清姐兒時都是一幅小心呵護的模樣,也因此清姐兒的性情實則是有些纖弱的。

直到前年,老夫人為了給清姐兒說親,和她深聊了一回。

她才總算明白了一些事理。

及至後來,她隨著魏若管家,見多了公府的那些媽媽們為了往上攀爬,汲汲鉆營後,她對世事的感悟就更深了一些。

起初她見這些媽媽們在她面前流露出貪婪和推卸責任的那一面後,是有些害怕和膽怯的。

她也曾私下和魏若說起過自己的煩惱。

魏若就告訴她,那些人之所以如此鉆營,也是因為她們擁有的東西太少了,或是其實擁有的東西已經足夠了,但是想要的太多了。

但是只要她們還有欲望,這些鬥爭就是免不了的。

她告訴清姐兒,她現在已經不是閨閣之中的小姑娘了,萬事都由長輩為她擋著。

等她嫁到別人家裏做媳婦後,會遇到更多更麻煩的事情。

她希望清姐兒在遇到這些事情時不要逃避,也不要抱怨,而是勇敢的去面對和解決這些問題。

清姐兒當時聽了之後,其實還是有些膽怯的。

她自來都沒有和人爭執過,想要的東西只要說一聲,就有人捧來給她了。

所以她根本就想象不到,若是遇到那種難辦的事情,要怎麽解決。

魏若見她這樣,倒是為她擔心了起來。

她擔心清姐兒嫁到劉府後,還是如在國公府這樣,做什麽事情都不爽利。

她們國公府的下人們已經被管束的很嚴了,可她們照樣還是會看人下菜。若是遇到那好糊弄的主子,便巧言令色。

魏若在剛開始當家時,還吃過她們的虧。

幸得老太君和老夫人給她撐腰,她才能度過初始那段較為艱難的日子,在安國公府立足腳跟。

她都尚且如此艱難了,更遑論清姐兒。

魏若一面安慰清姐兒,讓她即便嫁人了也不要害怕,有什麽事都要回來告訴家裏人,家裏人一定會給她撐腰。一面去了老太君和老夫人那裏,將自己和清姐兒的談話告訴了兩位老人家。

兩位老人家見家裏女孩子還沒嫁到別人家就先露了怯,自是十分擔心。

老太君之前想著清姐兒那裏,萬事都有老夫人操持,又有魏若從旁指點,應該出不了什麽岔子。

可她沒想到清姐兒萬事都好,就是性情太纖弱了些。

這樣性情的孩子在她們自家,她們自然會小心呵護著。

可若是嫁到旁人家去,旁人可不會像她們自家人這樣有耐心了。

這麽一想,老太君便開始把清姐兒也帶在身邊,日常同她講一些用人之道以及剛柔並濟之道理。

清姐兒自也知道等到自己嫁到別個家裏去後,自是沒有總讓娘家人護著的道理。況且她二嬸魏若又明白的說日後會給她撐腰,她便把那絲膽怯之心去了幾分。

後來又有老太君說清姐兒這性子未嘗沒有身體拖累的緣故,說她氣血不足導致心氣不足,所以性子就膽怯些。

魏若不懂這些道理,但既老太君說要為清姐兒補氣血,她就專從太醫院請了一個女醫,托她每隔三日來府上一躺,為清姐兒調養身子。

日常也常讓廚房給清姐兒蹲些補氣血的湯粥,諸如桂圓蓮子羹、補氣益中湯這樣的湯食。

如此過了小半年的功夫,清姐兒果然越發的唇紅齒白,臉頰飽滿,性子也更開朗了一些。

此次來陽溯,她在眾族人面前的表現也很是落落大方。

在看到老太君是如何態度果決的興除利弊,又是如何體恤貧弱族人時,她對剛柔並濟這四個字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

她回來不過兩天,老夫人就感受到了她的變化,自是十分的欣慰。

不過老夫人那裏倒是欣慰了,魏若這裏倒有了一件小麻煩。

這個麻煩來自於一個她以為不會給她添麻煩的孩子-橙姐兒。

橙姐兒一向是個文靜聽話的孩子,她和姐姐潤姐兒是一胎雙生,而她姐姐又是較為開朗、活潑的性子。

舉凡長輩大多都比較關注比較活潑,總惹麻煩的那個孩子,見那文靜的孩子懂事聽話,自會關注的少一些。

所以大家的目光也大都放在了潤姐兒身上。

魏若其實已經盡量平衡自己對兩個孩子的精力了,可因為潤姐兒總惹麻煩,她在她身上花的心思,確實要比橙姐兒多一些。

此次從陽溯回來後,魏若想起在陽溯時,陽溯的族人們給了潤姐兒和橙姐兒許多首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