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4/7頁)

貴妃聞言先是沉默了片刻,隨後就可惜似的道:“陛下原還說陳大人在康北做的不錯,打算再讓他在那裏多做兩年。哪想到竟出了這樣的事情。”

“這也是沒法子的事情。”魏若就對貴妃道:“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了,那咱們就只好想想接下來要怎麽辦了。”

“你說的也是。”貴妃聞言點頭道:“陳大人現在在風口浪尖上,若是繼續回康北做官的話,說不得會被人暗地算計。他還不如趁機退下,等風頭過了,再謀起復之事。”

貴妃的想法和李浩淼以及陳顯之的想法基本一致。

就連仁安長公主聽了陳顯之的打算都對他道:“像咱們這樣的人家,也不在乎多做幾年官,少做幾年官的。唯求子孫平安罷了。你前些年都在外做官,也沒空陪孩子們。正好趁著在家修養的功夫,好好教養幾個外孫,這才是家族綿延之根本。”

陳顯之原就覺得他前些年在外做官,對男孩們的教養就有些疏忽了。

此次辭官看似是一件壞事,可若是從家族綿延方面來講,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樂太妃和仁安長公主會心傷。

如今看到仁安長公主和他所想一樣,他自是十分喜歡,便拜托仁安長公主進宮寬慰一下樂太妃。

仁安長公主看陳顯之心裏有樂太妃,別提多高興了。

她就笑著道:“你放心,這裏面的事情自有我來說。”

隨著京城的最後一戶人家的家產被抄沒,此次涉及甚廣的查處貪官汙吏一事總算落下了帷幕。

景王作為總攬此事的人,不知挨了多少罵。

等到潤姐兒和橙姐兒生辰,他攜家眷過來,為兩個孩子過生日時。

他私下難得的同李浩淼多嘴了兩句。

“聽說還有人偷偷紮小人詛咒我。”景王苦笑著對李浩淼道。

李浩淼知道後倒一時不知道該怎麽安慰他了。

啟和帝將這樣的差事交給了景王,就代表在整個宗室內,景王是他最重視的人。

此事過後,景王的威望自會升上一個新台階。

可光明的背後一定會伴隨著黑暗。

此次他們查處的人家過多,這些人不敢罵陛下,不得可著勁兒的說景王和那些經辦官吏的不是了嗎?

景王見李浩淼不說話,倒也不在意。

他其實只是被人罵多了,心中郁郁,所以想找個人說說話。

可旁的人身份又不合適,說來說去不就只有李浩淼了嗎?

因此見李浩淼不說話,景王反而越發的打開了話匣子。

李浩淼就聽了一肚子的京城官吏的恩怨。

到最後,他頗覺頭疼的揉了揉額頭,景王卻是一臉心滿意足的離開了國公府。

潤姐兒和橙姐兒的生辰過後,就無甚大的事情發生了。

魏若每日除了管理家事就是幫著老夫人一起商議一下清姐兒的婚事要如何操辦了。

劉家的人已經上門同老夫人商量了幾次,想要把成親的日子幹脆定下來算了。

老夫人卻是舍不得清姐兒,到最後總沒下定決心。

劉家的人體諒老夫人愛孫心切,倒也沒多說什麽。

但老夫人又擔心自己這麽拖來拖去的會不會讓劉家對清姐兒不喜。

她總不能只管把清姐兒嫁過去,卻不管她嫁過去之後的生活了吧。

魏若見她頗為舉棋不定的樣子,便勸她說,她們是女方,像那等疼女兒的人家拖一拖婚期也是正常的。

劉家想必也不會怪罪。

老夫人一想也是,便不再擔心此事了。

————————

自玉姐兒嫁到了錦鄉伯府後,魏元娘和魏七娘就同錦鄉伯府走動了起來。

今日是錦鄉伯夫人的壽辰,魏元娘和魏七娘早就約好了一起去錦鄉伯府送禮。

因此,這日一早姐妹倆就一同坐馬車往錦鄉伯府趕。

在路上的時候,魏元娘就對魏七娘道:“前日,姨娘打發人來我家,說是想要讓我去求求五妹和錦鄉伯夫人,想要讓她們幫四弟找門差事。”

“那大姐答應姨娘了嗎?”魏七娘警惕的問魏元娘。

魏元娘聞言忙道:“你放心,我怎麽敢拿這種事情去求五妹和錦鄉伯夫人呢?”

魏七娘聞言就松了口氣道:“那就好,大姐且記住,日後姨娘再打發人過來找你辦事,你什麽都不要答應。”

魏元娘抿了抿唇,沒有說話。

魏七娘見狀擔心她倒時又犯了糊塗,被姨娘賣了都不知道,便著意勸一勸她。

她剛說了一句,姨娘她心裏只有兒子,車外響起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車裏可是魏家外甥女?”那人對著馬車問道。

魏元娘家的車夫自是認得來人的,見狀便勒住了韁繩。

魏元娘和魏七娘都聽出了車外的人是誰,姐妹倆對視一眼後,魏元娘就對魏七娘道:“現在時間還早,要不然去外祖母家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