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第6/7頁)

魏三夫人聽到這裏,哪裏還不明白高氏的意思呢,她心內怒火沖天,可看到兒子那張愚拙的臉,和高氏那副已經完全拿捏了兒子的嘴臉後,魏三夫人又冷了心腸。

“隨你吧。”她對魏三郎冷冷的道。

魏三郎原就有些拙性,他見母親雖然答應了自己的請求,但態度卻很冷淡,心裏竟氣了起來,覺得母親只是表面上答應,心裏還是不同意的。

他就埋冤起了魏三夫人覺得她沒有高氏體貼。

高氏是早知道婆母和夫婿的脾性的,知道她們母子都是那種,以為對方是自己的親人就更應該體恤對方,若對方沒有做到就覺得對方還不如旁人的人。

她們又都有股倔脾氣,既對對方冷了心腸,那便越發的不願去理對方。

她三番兩次挑撥下來,便從這母子兩人的矛盾中獲得了重重的好處。

於是高氏便接了其父母和其姐入京,將她們安置在瑞陽侯府附近。

魏三郎的連襟,高氏姐姐的夫婿對他有所求,自然處處俯就他,捧著他。

久而久之,魏三郎就覺得高氏的親眷真是太好了,比之瑞陽侯府的親眷要好上百倍。

高氏的外甥也總在魏三郎面前賣好,魏三郎對他自然也很好。

但到底魏四娘的孩子才是他的親外甥,魏三郎自然對親外甥更好。

這自然不為高氏所容忍。

因為魏三郎對她很好的緣故,高氏的心也漸漸大了,她視魏三郎如私人之物,又心性狹窄,自然不能容忍魏三郎對小姑子家的孩子更好。

但高氏通過與魏三郎的相處又明白,她是絕不能跟魏三郎鬧的。

所以她就做了前面所述的那些事情。

魏三郎和魏四娘之間果真生了嫌隙,又有高氏總是說些魏四娘孩子的小事,說他這樣做不好。

久而久之的,魏三郎就對魏四娘及其子漸漸冷淡了下去。

魏若和魏三娘聽完後面面相覷,半響,魏若才訥訥的道:“看來你這位兄弟媳婦也是個女中諸葛。”

魏三娘卻冷笑道:“三郎能動用的錢財有限,她不僅要日夜提防著你們,還要想辦法從裏面榨一點錢出來補貼娘家。若是三郎和你們太親近了,她補給娘家的錢不就少了一些嗎?”

魏三娘也是個心中有丘壑的女子,她一聽魏四娘說完這些就知道了高氏之所以這麽做的根本原因是什麽。

打個簡單的比喻來說,魏三郎只有一塊餅,這塊餅自然要留出一半來給她們自己吃,那剩下的一半餅要怎麽分呢?

高氏肯定是想把那半塊餅分給娘家人的,可魏三郎自有自己的親娘和親姐妹,從情感上來說他肯定是更親近魏三夫人和魏四娘的。

高氏要是想把那半塊餅從魏三夫人和魏四娘手裏搶出來,可不得離間她們和魏三郎的感情嗎?讓他們母子姐妹冷了心腸,這樣一來,高氏要是想要把那半塊餅拿給娘家人,那麽魏三郎自是不會再說什麽了。

魏若聽完魏三娘的話後,自是沉默不語。

她雖有幸嫁到公府,這些年得以過上安穩平靜的生活,可她知道這世上仍有許多的悲歡和喜樂並不相通。

有如老太君和老夫人這樣明事理,品德高尚的女子,就也有如高氏那樣只看利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女子。

“事情既然已經這樣了,多說也無益。”魏若見魏四娘神情黯淡就寬慰她道:“三嬸嬸手上有私房錢,你又在她身邊,將來也可以時常看顧著她。至於三郎那裏,你和三嬸嬸就不要再去管他們的事情了吧。高氏雖說做了這麽多事情,可她現在也只是把母親和姐姐接來了京城,就算別人為了這種事說她總拉拔娘家,可也不能為此休妻,這樣也有點小題大做了。你們幹脆就隨他們去吧,反正瑞陽侯府一日不分家,三郎手上能動用的錢財也有數。你再讓三嬸嬸捂緊了荷包,不要給他們錢,她能補貼的也有限。”

“我和娘也是這麽想的。”聽到魏若這麽說後,魏四娘提起了精神道:“就由著他們折騰吧,反正他手上也沒錢。”

魏四娘和魏三娘又坐了一會兒,便告辭回府了。

等她們走後,魏若便帶著晏哥兒去了老太君那裏。

老夫人恰巧也剛到,她從院子外看到魏若和晏哥兒時,眼裏的笑意就湧了出來。

“我們晏哥兒看起來心情真好,這是有什麽開心的事情嗎?”老夫人看了看晏哥兒後,笑眯眯的和他說話。

晏哥兒雖然聽不懂別人說話,但已經能識得人了。

他看老夫人沖著自己笑,便也沖著他露齒一笑。

老夫人看著別提多喜歡了。

等進了正廳,和老太君見完禮後,老夫人就迫不及待的將晏哥兒抱在了懷裏,在廳堂裏走來走去的哄著他說話。

老太君則問魏若:“三姨和四姨是過來做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