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第2/7頁)

安西離徽縣山高水長的,自那以後,王老夫人和秦老夫人與小王氏的聯系就沒往日那般頻繁了。

小王氏雖每每來信都說自己過的極好,但王老夫人到底心裏郁郁,沒幾年便去了。

她走後,秦老夫人姐妹就和娘家斷了聯系。

後來貴妃封妃後,秦老夫人的娘家嫂嫂還想湊過來,秦老夫人直接把她撅了回去。

至於小王氏那裏,這些年則過的很不順遂。

侯文明一開始圖個新鮮對她倒也不錯,但那股新鮮勁兒沒了後,他便開始不斷的納妾,這也就算了,他還是個香臭不忌的,什麽人都往床上拉。

小王氏覺得他這樣不像,便去向婆母告狀。

但侯氏闔族都是商人出身,侯家並無訓誡教導子弟之意,侯母只對小王氏說她夫婿秉性便是如此,改是改不過來的,讓她耐心教導孫子便是。

小王氏本就孤身一人在安息,婆婆也不給她撐腰,便息了那勸導夫婿的心思,自那以後便只一心教導兒子。

她自生下大兒子後又得了一個兒子,但小兒子出生後還未滿月便夭折了,自那以後小王氏便再無子嗣出生了。

倒是她夫婿的庶子庶女是一個接一個的生。

侯家父母去世後,侯文明接了父親的位置開始操持家裏的生意,但侯老爺在時,他只顧縱情聲色,哪裏有經商的天賦,不過

幾年家產就被他給敗光了。

他自己也因為心中郁郁,在家產敗光後的幾年去世了。

當時小王氏的母親已去世,秦老夫人又已隨著夫婿去了京城,小王氏不欲以此事打擾姐姐,便給秦老夫人回信說,侯文明走了,她也覺得輕松了一些,現在家中尚有余錢在手,她節儉著度日也是盡夠了的,讓秦老夫人不要擔心她。

秦老夫人彼時也不十分富裕,便只讓家下人給小王氏帶了些銀票過去接濟一二。

小王氏操持著辦完了侯文明的喪事,便將家中剩余產業能折賣的都折賣了,所賣銀兩還了欠款後,余錢買了個小宅子以及一些田地。

靠著這些地裏的出息,日子過的雖不富裕,但也餓不到。

她本就是守時從分的女子,其子侯燕時懂事肯讀書,其媳張氏也安分守己,小王氏看在他們的份上也覺得日子過的有盼頭。

縱然她那些庶子庶女們鬧心了一些,但侯文明去時,小王氏把族老們以及侯文明的全部庶子和姨娘們全都叫到了一起,她把家中賬本和所剩產業全都光明正大的擺在了她們面前後說,侯文明的三個庶子都已成年,按照家中慣例分出去單過,另有五個庶女,那三個已出嫁的庶女她不管,另兩個未出嫁的庶女就跟著她過,她們出嫁時她也會出一份嫁妝給她們,只是現在家中家道中落,她們的嫁妝自是比不過幾個姐姐。

侯家的族老們也不是不講理的人,他們自是知道小王氏的這種分法是很公允的,因此,縱然那幾個庶子想鬧一鬧,也被侯家的族老們壓住了。

小王氏分家之後便帶著兒子兒媳和兩個庶女去了小宅子居住,等庶女們到了成親的年齡,她又親去現任侯氏族長家中,說是她現在出門不便,希望族長夫人能為兩個庶女說門親事。

既為同族,那族長及其夫人自有幫扶族中子弟的責任,況且小王氏這請求又並不過分。

族長夫人很爽快的就應下了這樁請托。

小王氏將兩個庶女都發嫁後剛說能喘口氣了,她兒子侯燕時本就因讀書用功,身子有些虛弱,再加上天氣轉涼時忘了添衣服,不幸染上了風寒,一場病痛下來,他元氣大傷,不要說讀書了,便是略多說兩句話便都喘不上來氣。

小王氏及其媳張氏嚇的險些連命都沒了。

侯燕時和張氏成婚幾年才得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兩個孩子現在又都還小,要是侯燕時真的就此去了,那她們婆媳兩個及孩子們要靠哪個去。

侯燕時彼時已有了秀才的功名,小王氏覺得兒子現在應當以養好身子為要,這繼續考取功名的事情就先不要想了。

侯燕時也覺得自家上有老母要奉養,下有幼子女要照顧,他若是去了,這一家子人豈不受人欺負。

因此,縱然覺得有遺憾,侯燕時還是暫時放棄了科舉之路。

他的身子已不比從前,現在每日都要吃藥,家中田地的出息又有限,於是他就去了縣裏的書院裏找了份教職。

他的身子也撐不了一整天,便每日只教半日,雖然這樣銀錢少些,但他吃藥的錢倒可以憑此補上了。

時日久了,侯燕時的身子雖仍是時好時壞的,但他覺得自己這樣活著好歹可以庇佑母親和妻兒,況且他兒子榮哥兒也是個天資聰穎,喜歡讀書

的,侯燕時覺得自己未盡的願望或許能在兒子身上實現,倒也心裏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