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第2/8頁)

老太君想了想道:“可是你那二侄媳婦的小兒子?”

老夫人頷首道:“正是他,他比林姐兒大一歲,兩人的年齡正好合適。”

老太君和她素來親厚,見她嘴上說著兩人年紀合適,但面上卻略有些愁苦之色便問她:“可是婚事有什麽不妥?”

老夫人見這裏也沒有外人就道:“我嫂嫂雖想撮合兩個孩子,但我那侄媳婦卻不願意,她沒等我嫂嫂開口便把她娘家侄女也接了過來,還搶先跟我說要把她侄女許配給君哥兒。”

君哥兒正是高老爺的小孫子。

老太君聞言就頗為不喜的道:“她也是個糊塗人,縱是不喜你嫂嫂的安排也不該未經你嫂嫂允許就把她侄女接到家裏來,她這樣不僅讓你嫂嫂為難,就連她侄女也不好在高家待下去。”

魏若心想那倒也是,這婆媳倆鬥法,她那侄女倒也夾在中間為難。

老夫人聞言忙替嫂嫂說話:“娘是知道我嫂嫂的,她性子一向敦厚,向來不拿小孩子出氣的,遇到我那侄媳婦的侄女向來都是和氣的,倒是我那侄媳婦總是同林姐兒使臉色,倒是把我嫂嫂氣的不行。”

“你們家老爺子是怎麽想的呢?”老太君知道高老太爺雖說身子沒以前好了,但頭腦也還清醒,便問老夫人他的看法。

老夫人就道:“說起來林姐兒是我們高家唯一的嫡出血脈了,我父親哪裏有不心疼的道理,他自然希望林姐兒能長長久久的待在我們家。他也和我哥哥嫂嫂說過不要管我那侄媳婦的想法直接給兩個孩子定親就是了,但我嫂嫂說她在時還能看顧林姐兒一二,若是她不在了,擔心君哥兒她母親會借著婆婆的名份搓磨她,這兩年也有些猶豫。”

“你嫂嫂擔心的也不無道理。”老太君沉吟道:“不過世間安得兩全法,你嫂嫂這兩年身子雖漸漸不行了,但咱們富貴人家也不是吃不起那些補品,好生養這便是了。只要她還活著,你那侄媳婦就不敢搓磨林姐兒,總比把林姐兒嫁到那陌生的人家要好。她的身子不適合嫁出去。”

“娘怎麽知道我嫂嫂這兩年身子漸弱?”老夫人問道。

老太君就冷哼一聲道:“你嫂嫂要是身子正好,你那侄媳婦也不敢明目張膽的把她侄女接過來了。”

老夫人聞言訕訕的笑了起來。

魏若沒想到高家還有這麽一段婆媳公案,在去高家的路上就對五夫人和七夫人道:“祖母和娘都很喜歡高家舅太太的為人,你們待會兒去了府上要看著些眼色行事。”

她不好同兩位弟媳說高家婆媳的閑話,但也擔心弟媳們不知根底,倘或高家兒媳過來同她們攀談,故意拿著她們來同那高家舅太太鬥法就不好了。

五夫人和七夫人卻以為魏若只是在提點她們,讓她們對高夫人要客氣一些,便笑著同魏若道謝。

車輛行駛到高府,李浩淼兄弟帶著男孩們直接去了前院。

魏若則和老太君等人一道去了後院。

高夫人正由兒媳們陪著在二門處等著。

幾人看見老太君連忙迎了上來。

高夫人一面攙著老太君往裏走一面道:“再想不到您老人家竟願意親自過來,我們老爺昨兒個還吩咐我們說讓我們一定要好生招待您。”

高夫人的兩個兒媳,高大夫人和高二夫人一個陪在了老夫人身邊,一個陪在了魏若身邊。

魏若忍不住打量了一下高二夫人見她雖嘴角帶笑,但眉目間卻是一片精明之色,便能理解高夫人為什麽會在林姐兒的婚事上猶豫了。

眾人走回正房後,高夫人便讓自己的孫子和外孫女過來給老太君和老夫人磕頭。

老太君和老夫人一人拉著君哥兒的手,一人拉著林姐兒的手,不住的和她們說話。

高二夫人見婆母只叫了君哥兒和林姐兒上去沒叫她侄女春姐兒,眼神一黯。

魏若將高二夫人的神色看在眼裏忍不住搖頭。

高夫人侍奉婆母至孝,不僅深的高老太爺和高老爺的看重,就連高家的親友們也深為敬佩她的為人。

高二夫人看著挺精明的,卻和有著至孝之名的婆母打擂台,實在不是聰明之舉。

思及此她不在去看高二夫人,而是將目光轉到了林姐兒身上。

這麽一看,魏若就忍不住嘆氣。

這個女孩就同她看到的許多朝臣家的女孩一樣,看起來文文靜靜,弱不禁風的。

思及此,魏若就想到了自己這些年觀察到的大周朝的貴女教育。

她覺得大周朝的貴女教育十分的有意思。

如周朝皇室的那些公主郡主和縣主們都喜歡騎馬射箭這些東西,除了個別不受寵的,大部分的皇室姑娘都是自信又張揚的模樣。當然這也是因為她們的父祖是皇室成員,自然不怕世俗偏見。

周朝的那些公爵之家的女孩比不上皇室的女孩們有底氣,又因為她們不僅要同皇室的女孩們交際還要同朝臣家的女孩們交際,所以她們便生出了兩幅面孔,在和皇室的女孩們交際時,她們便會爽朗些,在同朝臣家的女孩們交際時則會端莊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