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5/6頁)

哪想到成王的那個小兒子竟直接跑去毆打朝廷命官。

他這一鬧倒把啟和帝的算盤全都打亂了。

啟和帝氣的不行卻又只能先解決眼前這個亂攤子。

他先讓人去內閣叫來了王明珠等人讓他們去勸一勸那些禦史,哪知這些大人們卻一個個左推右推的,說是那些禦史們抱了必死的決心,他們勸也勸不住。

啟和帝眯著眼睛看了一眼王明珠。

之前因為前線戰事的緣故,武官勢大,他為了抑制那些武官的勢力便任由王明珠這樣的文官做大以壓制那些武官。

哪知道現在那些武官們倒是老實了,王明珠倒也開始心大了。

他這是想要借勢壓他了?說不得這幾個禦史鬧事也是他挑起來的?

想到這個可能,啟和帝的心中一警。

王明珠能穩居內閣首位多年,自然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察覺到啟和帝看他的眼神後在心內暗道一聲糟糕。

之前他只想著若是能借著禦史死諫這件事壓一下陛下的權威,這樣以後他在朝政上會更有發言權,所以啟和帝剛剛命令他的時候,他才會推來推去。

可看陛下這個樣子倒像是懷疑起他和那些禦史有了勾連似的,這怎麽能行呢?

他只是想順水推舟,可不想把火燒到自己身上啊。

王明珠當機立斷的跪下道:“陛下,臣這就去勸一勸那些禦史們,不過他們畢竟下了必死的決心,這件事情還是要給他們一個交代才是。”

啟和帝見狀眯了眯眼就道:“朕知道,你先去拖一拖他們。”

王明珠連連應是。

啟和帝讓王明珠等人去拖住那些禦史後便讓人宣承恩公、成王和李浩淼入宮。

他先是將禦史寫的那些罪狀甩到了承恩公和成王面前。

承恩公和成王看了之後自然不肯認賬,啟和帝就冷笑,他又將另外兩份文件甩到了兩人面前。

承恩公和成王看完之後冷汗都出來了,兩人自以為自己逼走良民,圈地一事做的隱秘,哪裏知道陛下竟調查的一清二楚。

這裏面尤以成王最為恐懼,他平日裏雖說仗著太後的勢在京中橫行霸道,甚至偶爾在陛下這個皇兄面前都有些不恭敬,可他知道那些都是小事,皇兄看在太後的面上也不會和他計較。

可這次的事鬧的這般大,皇兄連罪證都調查好了,這些可不是一天兩天都能搜集到的,難道皇兄早就想收拾我了?之前的忍著只是隱忍不發?

想到這個可能,成王開始發抖了起來。

啟和帝見他知道怕了才覺得氣消了一點。

承恩公見他似是消氣了忙道:“陛下,臣願意交出那些田地。”

成王聞言也跟著道:“臣弟也願意交出來。”

啟和帝聞言冷哼道:“你們以為只交出了田地就可以了?”他話雖這麽說語氣卻緩和了一些。

承恩公和成王便知他就算要罰也不會罰的太重。

啟和帝對承恩公道:“謹習書院的事還是要給那些人一個交代的,該賠的錢你讓人賠給他們。還有,書院出了這樣的事,人家以後還敢不敢讓孩子在書院讀書吃飯,你要想想這件事情該怎麽辦?這些事情處理好了你們家就從謹習書院退出來吧。”

承恩公被捉住了把柄哪裏敢反駁他,自然連連應是。

啟和帝又看向成王。

成王便道:“我這就讓人去南大人家裏陪禮。”

啟和帝皺眉道:“讓人?出了這種事情不應該你自己去嗎?”

成王聞言目瞪口呆:“讓我親自去,我可是王爺。”

啟和帝見他這時候還端著王爺的架子火氣立馬上來了,他隨手拿起茶杯甩向了成王。

成王嚇的一哆嗦。

啟和帝就道:“你給朕惹麻煩的時候怎麽沒想到你是王爺了?因為你們做出來的那些事情,禦史們帶著棺材要來死諫,他們要真撞下去了,朕在史書上可是要留下重重的一筆了。”

他一提起禦史死諫的事情,承恩公和成王的氣勢就又弱了一番。

成王再也不敢跟啟和帝犟嘴了。

罵完成王後,啟和帝的心情略好了一些,他讓人下了兩道聖旨。

承恩公府的二少爺被貶到了寧北,承恩公則因為教子不嚴在家中思過一年。

至於成王的話,陛下命令他帶著兒子去南大人家陪禮道歉,同時在家中思過一年。

成王接了旨後就說跟帶著兒子跟南大人道歉後就要打兒子板子。

那幾位要死諫的禦史對承恩公的處理沒有意見,卻覺得陛下對成王及其子的處理過輕了。

幾位老大人們就在那裏和稀泥勸他們回去,這幾位禦史卻不願意,他們見這次死諫終於逼的啟和帝開始處置承恩公和成王了,便想要再接再厲。

眾人就在這裏推拉了起來。

就在這時,李浩淼和禦林軍首領一起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