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3/8頁)

貴妃越說就越覺得這門親事好。

如果是恒哥兒的話她可能還會猶豫許久,畢竟恒哥兒是長子,將來是要支應門庭的,他的妻子肯定要慎重選擇。

可毅哥兒卻不存在這個問題,貴妃覺得只要姑娘性情好,願意孝順她女兒就可以了。

瑤姐兒的家世性情都不錯,康平縣主又和魏若關系好,在貴妃看來是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

魏若原本態度堅決,要等到孩子們大一點再說親,可她聽完貴妃說的又覺得心動,但她轉念又想起孩子們要練武的事情。

魏若就道:“娘說的也有道理,不過公爺他們也不打算現在為兩個孩子說親事。之前世子夫人她們托人過來的時候,祖母和婆母就想放出兩個孩子要到十幾歲才能說親的風聲,但這段時間總是有這樣那樣的事便耽誤了。”

“為什麽要十幾歲才說親啊?”貴妃一聽就急了。

她之前懷孕,魏若不想和她說太多家裏的事情以免她心急上火,所以貴妃還是第一次聽說這件事。

魏若忙和她解釋:“我們家兩個孩子情況特殊,公爺說了要讓他們好好練武,在武術大成之前不能碰這男女之事的。若是早早就說了親事,咱們家總不好讓人家姑娘拖到十七八歲才進門,可那時候兩個孩子也還正在練功。”

貴妃聞言沉默。

她剛剛心急外孫們倒是忘了安國公府的男兒大多都是要練武的,因此他們家的男兒也比別家成親要晚。

“拖到十七八歲也沒什麽嗎?你要是覺得瑤姐兒大了些,那就再說別的人家。”貴妃還是覺得要早早的相看才能找到好姑娘。

魏若沒想到她和婆母她們在恒哥兒和毅哥兒的婚事上達成一致意見了,卻在貴妃這裏碰了釘子。

她想了想道:“兩個孩子年齡還小,距離成親怎麽找也有個十年了,若是早早就定了親事,這中間要是有個意外,豈不是傷了兩家的情分?”

這也是魏若不想這麽早就為兒子們相看人家的原因之一。

除了同貴妃說的兒子們要練武,不宜過早成婚之外,魏若還擔心兒子們長大後另有自己的心思。

若是他們不喜歡她看中的姑娘,她總不能應按著他們的頭讓他們成親,再者就算她硬逼著他們成親,但強扭的瓜不甜,只怕這世上也只是又多了一對怨偶。

恒哥兒和毅哥兒是男子,他們比女子有著更為廣闊的空間,若是婚姻不順了,他們大可以去朝堂中施展自己的才華,找尋其他的樂趣。

可女子就不一樣了,她們只能待在後院裏,看婆婆和夫婿的臉色過日子。

魏若不希望因為自己的不謹慎或是心急,害了別的女孩的一生。

貴妃不知魏若的心中所想,但她在聽到魏若所說恐有意外發生時,也有了自己的顧慮。

她擔心的是若是這十年,那家的女孩因此早夭,兩個孩子恐會背上克妻的名頭。

這麽一想,貴妃又覺得兩個孩子晚一些說親事也可以,但她臉上到底有些遺憾。

魏若見自己好不容易說服了母親,自然不願再提起這個話題了,她便撿了別的話題和母親說。

貴妃也不想在此時敗了興致,便也順著魏若的話說了起來。

就在魏若和貴妃母女閑話的時候,啟和帝也在養心殿內和兄弟們顯擺。

“....才出生兩天就睜開眼睛了,朕昨天知道了高興本想要去看一看,結果他又睡了。”啟和帝十分驕傲的對他的兄弟和堂兄弟們道。

眾位王爺、郡王們在外面也是跺一跺腳京城內抖三抖的人物,但到了啟和帝這裏也只能陪著笑哄他。

景王就道:“聽老人說越是聰明的孩子睜眼睛越早,五皇子剛出生兩天就能睜眼睛了,將來也一定是個聰明的孩子。”

他這話算是說到啟和帝的心坎裏去了,他笑眯眯的點了點頭。

眾人見他喜歡聽這些話,便著力順著他說話,直把五皇子誇的跟個神人似的。

啟和帝被奉承的十分舒泰,一直笑眯眯的坐在那裏。

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等人坐在角落裏,聽到叔伯們如此賣力的誇著剛出生的弟弟,心中思緒萬千,可他們面上卻一直做出一副笑眯眯的模樣。

洗三宴後,三皇子滿懷心事的回了皇子府。

他見自有內侍們服侍三皇子妃和四郡主回後院,便自顧自的回了前院。

在前院冷靜了一會兒後,三皇子還是有些心緒難平,只要一想到那個新生的弟弟,他就覺得如鯁在喉。

他原本想在這裏思考一下現在的局勢的,但坐了一會兒覺得思緒煩亂,心想自己現在反正也想不進去了,還不如回後院歡樂一回。

這麽一想,三皇子便擡腿去了後院。

內侍們舉著燈籠在前面給他開路,他剛走到二門處就見一個小內侍慌慌忙忙的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