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4章 紙上的牧場

張向北在永城待了兩天,就趕回去杭城,張晨給他打電話,說是海南那邊的效果圖已經設計好了,讓他回去看看。

這麽快?看樣子老爸這幾天沒怎麽睡覺,張向北心想。

張向北驅車直接去了“半畝田”大廈,走進張晨的辦公室,發現老譚也在這裏,還有一個人張向北不認識,三十幾歲,長得很像孫紅雷,連發型和動作都很像,看樣子他自己,也在努力地往酷似那方面努力。

介紹之後才知道,這是老譚他們“錦繡中國”設計院的設計師方天成,這個項目的設計,就交給方天成他們去做。

“錦繡中國”在海南有合作的建築公司,建築的部分就交給他們,他們和包天斌也熟。

辦公室的會議桌上,攤開張晨設計的效果圖,張向北走進去的時候,他們三個人正圍著設計圖在討論,老譚看到張向北進來,就叫道:

“北北,快點過來,來看看你的牧場。”

張向北走過去,看了第一眼就喜歡上了。

放在最上面的一張是牛棚的效果圖,兩幢長長的牛棚,靠近溪水這一邊是淩空的,下面有木樁支撐著,這一部分上面是木頭的建築,靠近裏面的部分,也就是這牛棚的三分之二的墻體,看上去像是土的,牛棚的頂部,不是瓦片,也不是水泥現澆頂,而是茅草頂。

拱形的茅草頂四周,有很長的茅草垂掛下來,看上去整個造型,很像是一艘倒扣的船底,又有些像是熱帶非洲的草屋建築。

“這個是船屋,船屋就像是一艘倒扣在那裏的船,船屋是黎族人傳統的建築形式。”

張晨和張向北,也是在和老譚和方天成說:

“國外的牛棚,一般都喜歡用木頭的房子,高大、寬敞,木頭的房子,隔熱保溫的效果好,高大寬敞,是因為牛棚需要通風,空氣流通,病蟲害才不容易滋生。

“黎族人的建築,也叫幹欄式民居,一般分為兩層,上層住人,下層用來飼養牲畜,屋頂是用芭葉或者是葵葉編織的草片覆蓋,防水防潮和隔熱的效果都很好,墻體是先用木頭紮出籬笆一樣的木排,然後在外面糊上泥巴和草筋,保溫的效果也一樣很好。

“幹欄式建築的缺點是,房子比較低矮,通風條件不夠好,另外,幾乎沒有窗戶,室內的光線很差,不是黎族人喜歡陰暗的房間,而是受他們當時的物質條件和建築水平的限制,沒有辦法在那樣的墻體上處理窗戶。

“他們的整幢船屋,都是用茅草、木棍、毛竹、泥巴和藤條組成,整幢房子沒有金屬構件,也沒有榫卯設計,主要是靠紅藤、白藤紮成各種架子,該有榫卯的地方,都用藤條捆綁,屋頂這裏,會用橫著的毛竹固定住茅草片。

“之所以這麽做,還是受客觀條件制約,我們現在,和當時的條件已經不一樣,當然沒有必要因循守舊,還固守那一套建築方法,房子整體的結構,看上去還是黎族人的船屋風格,但在建築上,我覺得和我們南方的民居結合在一起比較好。”

方天成點點頭,他看出來了,問:“張總,你是準備用梁架結構,只是用茅草頂,取代了瓦片?”

“對。”張晨說,“用梁架結構,在頂上先鋪一層薄膜防水,然後在薄膜上覆蓋葵葉編織的草片,上面再用細鋼絲固定,瓊中雖然是海南島的中部山區,但還是要考慮到每年台風的因素。”

張晨用手指指著紙上的房子,和方天成說:

“海南的天氣熱,防寒我們不用考慮,我們要考慮的,還是隔熱和通風,用黎族人那種墻體的做法,墻面不可能牢固,也沒有辦法承重,架不起整個的梁架。”

“也不經撞。”老譚說,“要是有兩頭牛打架,說不定都會把墻撞穿了。”

“對對,大哥說的對。”張晨笑道,“所以墻體,我考慮用我們這一帶以前農村常見的夯土墻,夯土墻做到四五米高沒有問題,墻體也夠結實,承重沒問題,開設窗戶也沒有問題,同時,夯土墻也是隔熱效果最好的墻體。”

方天成指著牛棚那三分之二的部分問:“這裏全部都是夯土墻?”

“對,這一部分就用夯土墻,還有這三分之一,因為是淩空的,沒有辦法做夯土墻,就做成木板墻。”

張晨指著那一根根張向北認為是木樁的柱子,和方天成說:

“這個不是木頭的,而是鋼管,做出仿木頭的效果,這一部分的地面是現澆的,整個牛棚的地面,做出很小的傾斜,朝這邊傾斜,這裏的地面上,安裝一整長條的鐵柵,就像酒店後廚的地面那樣處理,牛棚每天都需要清理,沖洗的水,就從這鐵柵裏漏到下面。

“這樣,有利於牛棚清潔的方便,酒店後廚,每天有那麽多的油煙,打烊之後用水管沖,就沖洗幹凈了,我說過海南天氣熱,不要考慮保溫的問題,牛棚裏就不需要鋪墊稻草什麽的,牛直接臥在幹凈的地面上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