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4章 套路

過了春節,氣溫開始轉暖,天地之間,一派萬物復蘇的景象,但對那一些互聯網金融平台來說,卻已經開始進入嚴冬,紛紛出現了問題。

除了黃總他們的“88金融”,已經徹底涼涼,杭城警方開始立案調查,並對秦總、黃總和那個麻將臉的方總,進行網上追逃之外,小芳投進去的還有兩家平台,也已經發生資金鏈斷裂,平台提不了現的情況。

只是這時候媒體上,對互聯網金融的吹噓和各種畫大餅式的故事,還在層出不窮,誰說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互聯網也讓很多的東西轉瞬即逝,一家網貸平台倒下去的同時,正有幾十上百家的網貸平台在起來,吸引著全社會更多的資金,被這個黑洞般的漩渦席卷進來。

不是沒有吹哨者,而是這個世界太喧囂,哨聲根本就不可能被其他的人聽到。

小芳因此憂心忡忡,張晨笑著問她:“你這是在擔心你的錢,還是擔心這些平台?”

“當然是平台。”小芳說,“錢才多少一點,開始就準備交學費的。”

張晨大笑:“你還真是替古人擔憂。”

小芳說:“切,古人才不關我事,我是為眼下的情景擔憂,這要是出事,就會出大事,每天粉飾出來的歌舞升平,並不能掩蓋下面,正在一天天地爛掉。”

那份征求意見稿一直都沒有出來,雖然小芳早就預言過,它出來的那天,很可能就已經過時,但她還是希望它能盡快推出,聊勝於無,它至少可以給大家敲敲警鐘,給現在近乎狂躁的全民互聯網金融的投資熱潮,潑一點冷水。

但就是這樣的一份東西,也姍姍來遲,具體的原因,小芳百思不得其解。

小芳的心情同時也是矛盾的,她知道接下去,危機傳導的速度會很快,因為那些借款人,幾乎都在不同的平台借款,現在的投資人,也都信奉那些衣著光鮮的投資專家的胡說八道,說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他們也會分散在不同的平台投資。

這樣,借款人和投資人,就把一家家原來獨立的平台,連接成了一張關系緊密的網,一家平台出現危機的時候,危機會迅速擴散到其他的很多家,就像前幾年的民營中小企業聯保貸款,一倒就倒一大片。

已經有投資者像她這樣出現虧損,有平台在多米諾骨牌般倒下,小芳希望能把這個真實的情況揭露出來,但又害怕把它揭露出來,小芳已經寫好了一篇文章,她知道她的這篇文章,肯定會引起大家的注意,哪怕被秒刪,這文章也會在網上倔強地蔓延開。

總是會有人在它存在的短暫一瞬,看到並迅速地保存和轉發的,小芳堅信這點,但在手指落在觸摸屏上,臨要點擊上傳的時候,她猶豫了,最終沒有發出去。

她最擔心的是,這篇文章在驚醒大家,把整個網貸平台的現狀揭示出來的時候,很有可能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促進問題的解決,而是只會加速更多網貸平台的雷,更快地爆出來。

原因很簡單,因為整個網貸平台的征信系統沒有建立,對那些在不同平台借了錢的人來說,失信的成本等於零,他們一旦知道這個行業就快轟然倒下的時候,他們還款的欲望就更低,甚至有意地拖欠著不還款,對他們來說,等著平台倒閉關門,就是逃廢債的最好機會。

與此同時,還要提防那些對這個行業失去信心的平台,幹脆就把客戶的資金卷款跑路,所謂的第三方存管又有什麽用,網上賣身份證連帶儲蓄卡的一大堆,他們完全可以虛構出很多的借款人,把客戶的資金轉到這些借款人的賬戶,實際都到了他們自己的口袋。

還有一些平台,感覺到風雨來襲的時候,他們肯定會加緊催收,但對他們來說,正常合法的催收手段太少了,必然會使用黑色或灰色的手段,這就會加速這個行業的黑社會化。

而最終受傷害,他們最容易找到,也是最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群體,小芳用後腦勺都可以想象得出來,肯定是那些在校學生。

如果那樣,就不是金融的問題,而會是社會問題了。

小芳打開手機,點開一個叫“融匯金融”的APP,這家平台在上海,小芳從年前開始發起提現之後,它就不正常了,它不是沒有辦法提現,而是每天到賬的金額零零碎碎的,最高的一天一百多,最低到過九塊三毛五分。

看得出來,他們還在勉力支撐著,但資金鏈已經出現問題了,他們每天還在給投資者打錢,這是在送給投資者一個心安,表明他們還沒有倒閉。

網站還在正常運營著,業務看上去也還在繼續進行,小芳知道,他們這是還在努力吸引其他的投資者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