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2章 春風嫵媚又撩人

四月參加了杭城和上海的兩次土地拍賣會,讓劉立杆和譚淑珍出足了風頭,眾多的媒體追逐著他們,劉立杆以為這是自己這裏獨有的風景,卻不知道,從二OOO年開始,實在是房地產商地位大提升,日子最好過的一年。

還是前幾年,劉立杆和人說自己造房子賣的時候,看到的還是平常的目光,劉立杆有時還需要對自己的工作,解釋幾句,現在一說起自己是做房地產的,對方幾乎馬上要仰視了,房地產商,已經是一個如雷貫耳的頭銜。

媒體也特別青睞房地產商,有房地產商天天爬山玩滑翔,讓人覺得過的是神仙日子,有房地產商玩足球,一擲億金,讓人覺得錢不是錢,連造汽車的李書福,玩了一把甲A聯賽,都嚇得退了出去,從此不敢再沾中國足球,但玩足球的房地產商,卻越來越多了起來。

房地產商,從二OOO年後,已經取代了前幾年爆紅的互聯網寵兒王志東、張朝陽們,變成了最令人矚目的一群人。

從這一年開始,雖然杭城和上海北京的地價在不斷地攀升,但地價的漲幅,怎麽也比不過房價的漲幅,事後看看,那一兩年,完全是可以閉著眼睛拿地,閉著眼睛造房,閉著眼睛賣房的年代,甚至不用閉著眼睛造房,幾乎是你閉著眼睛拿下地,就可以閉著眼睛賣房了。

排著隊等買房的人太多了,多到了你這一手剛把土地款付出去,另一只手就可以把定金收進來了,宛如當年海南的一幕又在重演。

劉立杆打韓先生電話,韓先生不斷地寬慰他,不一樣,不一樣,你放心好了,劉立杆這才放下了心。

杭城的人居展之後,杭城樓市迅速成為了全國的新聞熱點,“杭城現象”,成為了全國房地產市場的熱議話題,劉立杆他們公司,迎來的不僅是新聞媒體的目光。

在“杭城現象”的明星效應影響下,還有很多城市的政府代表,直接找到了劉立杆他們公司,這些城市,還沒有完全實行土地收儲和拍賣制度,他們都希望劉立杆他們,能到他們城市去投資,開發房地產。

他們允諾給予土地的優惠和更大力度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譚淑珍算了一下,什麽投資,他們幾乎可以就拿著營業執照和蘿蔔頭公章,空著手過去,這裏簽完了土地轉讓協議,那裏就可以把土地抵押給銀行,拿了銀行的錢,再去交土地出讓金。

同時就可以開始賣房了,拿預收進來的錢,去付工程款,甚至工程款先欠著,拿著這錢,去交第二塊土地的定金就可以,然後把前面做過的事情再做一遍。

這還不是海南房地產事件的重演?但韓先生仍然說不是,他說,最根本的區別是,這些城市,都有龐大的需求在那裏托著,有人炒也不怕,最後接盤的,還是剛需,苦了的是他們,但他們也不苦,今天買了房,明天就增值了,他們苦什麽?

當年的海南,除了炒,有這樣的剛需嗎?

劉立杆想想,也有道理。

不僅僅是劉立杆他們的浙江錦繡大地,杭城幾乎所有的房地產公司,都被這樣邀請,大家開始紛紛出走,劉立杆他們去了廈門、武漢和合肥,在這些地方,都簽了協議拿了地。

應鶯在做了蘇州的兩個項目後,終於決定要進軍南京,劉立杆打電話給孟平,孟平說,來吧來吧,反正你們不來,其他人也會來。

應鶯在南京,一舉拿下了三塊地,她的主戰場,也開始從蘇州轉向南京,她和劉立杆說,不知道為什麽,蘇州的房價,總有一種炒不起來的感覺,看著你們杭城和上海,就心癢癢的。

劉立杆打電話給孟平,問他,蘇州的房價,為什麽起不來?

孟平說簡單,蘇州的老城區環境太差,你看看它的街道和市政建設,比我們無錫還不如,加上老房子多,私宅多,歷史文物多,拆遷難度很大,老城區很難進行大規模拆遷,形成不了氣候。

蘇州新區呢,還是以工業園區為主,那裏的市政做得不錯,但周邊配套設施跟不上,生活很不便利。

還有,你想想,蘇州工業園區都是些什麽企業,外企,在那企業打工的工人,買不起房,買得起房的高管們,又都沒有在蘇州長期待的打算,他們沒有買房的需求。

劉立杆和應鶯聽著,都覺得孟平說的有道理,應鶯說,我也有這個感覺,而且,蘇州本地人,好像還特別適應和喜歡住在那些老房子裏,雖然大家總是喜歡把蘇杭放在一起,但蘇州和杭城,區別還是很大的。

“還有一點,江蘇是鄉鎮企業發達,包括他們很多村裏,村民的錢,都在村集體的賬上,他們有什麽緊急的事,需要動用自己的錢,還要打報告申請的,他們是富在集體,老百姓自己手裏可支配的資金,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