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第2/4頁)

——今晚的明月很美我們一起去看花好嗎

是一句完整的話哎。

可惜睢晝沒有這個本事欣賞。

鶴知知不高興地在心中腹誹。

第一次成功地拼出一句話,她想把這行字留下來。

想了想,鶴知知伸手拿起一旁的毛筆,沾上墨水,在表面淺淺塗了一層。

然後拿過一張宣紙,對著塗好墨水的那一面按了上去。

紙上立刻顯出十六個字。

鶴知知滿意地晃了晃肩膀。

她把那層墨水擦幹凈。無岐匠人在玄方上面塗了一層不知道什麽樹脂做的材料,普通的汙漬印記一擦就去,很難沾染上。

擦好之後,鶴知知把玄方又收回袖袋裏。

玩也玩了,也該做點正事。

鶴知知揉揉肩膀,重新看起書來。

這下倒果真沒再走神,認認真真地沉浸進去,一看便到晌午。

直到膳房來傳膳,鶴知知才回過神來。

她收好書,也沒跟睢晝打招呼,蹦蹦跳跳地奔著前廳去。

確實有點餓了。

方才她看的是大金現今的輿圖。從大泗城往北,是赫連草原,是雲家將士世代鎮守之地,如今頗為安寧。

往南是山谷低陵,原先聚居著許多部落小族,後來被大金收歸,統稱為南部。

南部地區水土貧瘠,既不適合耕種,也不適合放牧,尋常人家能夠自己養活自己,都已經得是風調雨順的好年份了。

所以大金這些年來對南部征稅一直很少,還時不時補貼大額庫銀,以防饑荒生亂。

而東南雖然也同樣水土貧瘠,但因為靠近河海,民眾大多捕撈為生,所以朝廷給的補助很少。

為這事,東南府不止一次來跟母後鬧過,簡直都快要成了年年上演的戲碼。

大泗城往西數千裏,則是聶龍高原。高原以西漸生荒漠,那邊聚居著十數小國。

這一回來訪的赤印,便是其中之一。

這些東西,鶴知知雖然早就學過,但是還是第一次以這樣的視角去看待。

她想要掌握各疆域之間彼此的聯系,想要找到不為人知的細節,想要探索出譚明嘉可能的藏身之處。

原本只是畫在圖冊上的一些呆板線條,也因此變得生動起來,吸引著她去研究。

坐在餐桌旁時,鶴知知還一直在思索著。

直到飯香飄進來,她肚子咕嚕嚕一滾,又眨眼就把這些正經事兒給忘了,只惦記著飯。

睢晝走在她後面一步,伸手拿起她落在桌上的那張宣紙。

宣紙上只有一行字,寫得很輕很淺,旁邊還有一些洇開的墨跡。

但睢晝看了一眼,唇角卻上揚。

他又盯著看了好一會兒,才把那張宣紙慢慢疊起來,仔細地收進衣襟之中。

那神態動作流暢自然,畢竟這張紙條本就是寫給他的,由他收起來,當然是理所當然。

用飯時,兩人還是照舊,各自一張桌子,中間隔著一人寬的間隙。

睢晝朝旁邊投去目光,看了數回,依舊沒有得到回應。

便輕咳一聲,將木箸放下。

“殿下……”

話沒說完,就被鶴知知豎起一根手指打斷。

鶴知知搖晃了下那根手指,昂著下巴道:“國師大人,食不言。”

睢晝給她立的規矩,她可是還記得清清楚楚。

睢晝:“。”

被懟了回來,他也沒說什麽。反而蘊起一點笑意,挑挑眉繼續用膳。

但鶴知知雖然記仇,卻也記得不深。

最多午睡完,就給忘了。

到了晚上的時候,雨偶爾停了一陣。

月光清淺,因為連日多雨,只能看見寥寥十幾顆星子,像細細的珍珠被穿成了珠鏈,排在天幕上。

鶴知知仰著頭看天,到處慢悠悠地轉著圈散步。

將龍塔靠著多寶山,到處都是奇異的山石和花草,走到哪裏都能成一處景。

走著走著,卻碰到了睢晝。

睢晝坐在一棵花樹下,身邊放著一盞提燈,提燈的暖光瑩瑩照著身周,偶爾能看到幾片落在睢晝膝上的花瓣。

他正在喂野鶴。

睢晝手心裏拿著一把帶殼的粟米,一手懶洋洋地支著腦袋,偶爾拋出幾粒到遠處,讓野鶴去撿拾,更多的時候大方地攤開手心,讓野鶴到他身邊來取。

好幾只山鶴都圍著睢晝,羽翼潔白,身形健碩,一看就是養得很好的樣子,一點也不害怕他,時不時扇著翅膀,在他身邊走來走去。

鶴知知看得好奇,忍不住走過去。

野鶴十分敏銳,看見有人走過來,撲著翅膀就要飛走。

睢晝察覺到動靜,轉頭朝鶴知知看過來,烏發順著肩膀滑落,在鋪滿花瓣的山石上迤邐著。

“知知?”

睢晝坐直了。

鶴知知看著那幾只漂亮的野鶴,腳步小心地靠近。

這些野鶴真是十分聰明。那眼睛一眨一眨,脖頸靈活地扭來扭去,大約是看見睢晝同她講話,便漸漸收了翅膀,不想著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