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畫中道士斬真人!(第2/4頁)

“陣法?”寶壽道長皺著眉頭。

“陣法具體用處不知,但極為龐大,各地修建之工匠,也都不明白他們所修建的,究竟是什麽。”皇女頓了一下,說道:“此陣顯然涉及大夏根基,根據我們的了解,國師似乎已經發現了陣法的端倪,他有心探查,但未有查到結果。”

“國師沒能查出結果,你們便查出來了?”寶壽道長問道。

“不是我們查出來了,而是國師前往邊境之時,已經查到了源頭。”這皇女語氣稍低,說道:“國師這些年來,自當年察覺之後,命人細察此事,至今阻礙重重,但仍是沒有放棄探查!”

“有能耐修建這等陣法的,大夏高層之中,又有幾人?”寶壽道長笑著說道:“國師拼死要探查陣法,便是今次朝廷割讓三城,也要將國師置於死地的原因之一?”

“正是。”皇女頓了下,說道:“我們查到的消息,源自於工部以及戶部……就在三日前,工部尚書病逝了。”

“那麽戶部?”寶壽道長沉默了下。

“修建如此巨大的陣法,必然耗資無數。”皇女這般說來。

——

與此同時,京城,皇宮之內。

“陛下,戶部尚書數日前不慎跌倒,他年老體衰,已經過世了。”

“這老家夥……”

皇帝看著眼前的奏折,神色平淡。

左邊這一封,是戶部尚書遞上來的,內中言明他年老體衰,老眼昏花,準備告老還鄉。

未有料到,這老家夥倒是等不及了,連命都不要了。

“大概是新任戶部侍郎的消息,傳入了他的耳中。”適才來報之人,這般說道。

“他是覺得,朕將他父子二人都放在戶部,只是為了敲打他!這老家夥,倒是先死了,那麽戶部侍郎或許可以避過一劫。”皇帝忽然笑了聲,語氣漸冷,說道:“陳尚書死得有些快,終究還是打亂了朕的一些想法……”

“既然陳尚書想要保住陳侍郎,那就幹脆讓陳侍郎陪他團聚?”適才那人不由笑了聲,說道:“據說這位陳侍郎,跟豐源山白虹觀,關系不淺,前次那個道士鎮壓青冥州災禍後,他大肆傳揚,欲為道士助勢。”

“那就讓陳侍郎在赴任途中病逝了罷。”

皇帝語氣森寒,這般說來。

陳尚書已死,他本不願趕盡殺絕,但是涉及那豐源山的道士,不知怎地,心中便是頗為煩躁。

暫時顧全大局,不好對那道士出手,那就將這個和道士關系走得近的陳侍郎斬了,也算清一清心中郁氣。

“注意分寸,下手幹凈。”

“陛下放心,屬下親自去辦。”

這人笑道:“絕不讓當地的金衣斬妖吏察覺端倪!定教這位陳侍郎,在睡夢之中壽終正寢。”

——

原天域之外,只見一輛馬車,緩緩行駛。

此人便是即將赴京上任的陳大人,原天域的前任掌域大人,如今的戶部侍郎。

這一次調任京城,其中隱隱充滿了古怪,尤其是此次調任,本身是不大合乎官場規矩。

但這是當今皇上,力排眾議,所定下來的。

“老常,這個給你。”馬車之內,忽然伸出一只手來,手中拿著一個物事。

“大人,這是施長老送與您的?”這馬夫忙是說道:“他說這是護身符,您怎麽給我了?”

“本官手裏還有。”陳大人這般說來,嘆了一聲,說道:“施長老說,此去京城,絕非喜事,但他認為本官身在原天域,想必是受到波及而已。他讓本官到了京城,不要回家,先去獵妖府,尋他一名師弟,或有機會避劫。”

“為什麽不是喜事?”這馬夫詫異道:“豐源山的那位寶壽道長,也說此事曲折。”

“是喜是悲,是福是禍,其實都在當今陛下的一念之間而已。”

陳大人這般說來,又不禁吐出口氣,說道:“好在小圖還有小畫,已經拜入了白虹觀之內,即便真有禍事,也禍不及他兄妹二人。”

他放下了車簾,神色復雜。

他這一行入京,輕簡上路,更只帶了一名貼身護衛作為車夫。

但是這一去,也不知是否還有望歸返原天域了。

但就在他這般想著的時候,卻又覺得困頓,靠著車廂內壁小憩片刻。

然而過得許久,再等他醒來之時,卻發現馬車十分平穩,沒有顛簸,也沒有繼續前行。

“老常?”

陳大人眉頭緊皺,喚了一聲。

沒有任何回應。

他心中不由得一驚。

然後伸手撩開車簾!

卻見馬車之外,時已入夜,黑幕沉沉。

夜風森寒凜冽,陰冷入骨,隱隱伴隨著陰厲淒涼的聲音。

“老常?”

陳大人心中一寒,不由退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