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度日(第3/4頁)

母親並未因為她沒選寧哥兒而生氣,反倒是同意了她的觀點,同時也為蓁姐兒擔憂,她在京城,聽到袁家子的惡名更多,並且還告訴他,袁同徽的夫人,前幾日一病沒了,外頭都傳,是被袁同徽給磋磨死的。

家裏小妾一個接著一個往進擡,也從不給自家夫人什麽臉面,那女子說是病死,其實還不如說是被袁同徽給氣死的。

蔣明菀聽著這些也有些唏噓,雖然不認識袁同徽的夫人,但是她心裏還是有些同情在的。

後面蔣太太又和她說了自己的行事。

在接到蔣明菀的信之後,蔣太太就找機會和沈家那位太夫人搭上了話,三兩句說到了自家孩子的婚事,沒想到沈家的太夫人也是發愁,高不成低不就的,那小子也快十八了,家裏人都快愁死了。

結果一聽蔣太太說自己的外孫女,那位太夫人竟然是十分滿意,直說讀書人家的閨女好,若是能成,也是他們家哥兒的福氣。

蔣太太將這個過程仔細都寫進了信裏,蔣明菀看了有些哭笑不得,知道母親是為了讓自己高興的,但是那位太夫人之所以會這麽說,只怕也是客氣居多。

不過不管是真心還是客氣,既然應下了,那這事兒也成了一半。

蔣明菀放下了心,轉頭找了徐中行說,徐中行也點了點頭:“蓁姐兒這樣的姑娘,他們要是不願意才是怪了。”

蔣明菀看他理所應當的樣子,都不知道該說什麽,只笑著道:“老爺倒是底氣足,我卻是不如老爺,這幾日都為了這個懸著心呢!”

徐中行卻拉住了她的手,柔聲道:“你怕什麽,咱們家的閨女還能嫁不出去嗎?便是沒了這個,也有更好的。”

蔣明菀倒是同意這個,跟著也笑了出來。

說完了蓁姐兒的婚事,蔣明菀又好奇的問起了旁的:“我見著京裏好似也有信給你,可是我父親給你的信?出了什麽事?”

徐中行斟酌了一下,到底沒敢撒謊,只道:“不是你父親,是旁的人,也沒出什麽事,只是和我說了下京裏的情形,袁成壁到底還是拿到了春闈主考官的位置。”

蔣明菀聽了忍不住皺起了眉,她倒是沒心思去追究那個旁的人到底是誰,而是思考起了後頭那半句話。

按理來說,當上首輔之後,為了避嫌,大多都是不兼任春闈主考官的。

因為這個主考官雖然看著不起眼,但是其中卻有個最淺顯的政治邏輯在裏頭,你當了主考官,便是這一屆所有考生的座師。

在文官系統裏,師生名分可是最要緊不過的倫理關系。

因此春闈主考官也是文官們用來拉攏人脈最重要的方式,袁成壁在當上首輔之前,一直陰差陽錯沒有當過春闈主考官,沒想到這次到底讓他如了願。

蔣明菀心中情緒十分復雜,但是她知道徐中行肯定更不高興,她忍不住勸慰:“你也別擔心,不過是一屆春闈的主考官,他得意不了多久的。”、

雖然這話說起來也是實話,可是此時聽著,卻難免顯得有些蒼白。

但是徐中行聽了這話之後,卻輕聲笑了:“夫人不必安慰我,這件事我早有預料,因此也並不失望。”

蔣明菀這才松了口氣。

面上露出一絲淺笑:“你能想開就好。”

徐中行看她這樣緊張自己,心裏也十分熨帖,這是他在之前,做夢也不敢想的事情,沒想到如今竟然真的實現了。

眼看著快到了年底,蔣明菀一邊操心回了老家的兒子,一邊準備著過年,知府府上卻又傳來了信,知府家的小姐過幾日下定,年後成婚。

蔣明菀聽了都愣住了,前段時間才聽說剛剛定親,如今這麽快就要過門了嗎?這日子過得可真夠快的。

但是既然日子已經定下了,他們也就得準備起來,畢竟知府嫁女兒,便是面子功夫,那也得做一做。

不過蔣明菀也是這會兒了,才開始打聽婷姐兒定親的人家,結果一聽,整個人都愣住了。

要說巧也有些太巧了,那個人選竟然就是文家。

再問是文家的哪個公子,不必說,竟真就是當時巡撫大人家那位小姐定親的嫡長公子。

蔣明菀皺了皺眉,按理來說,孫知府和袁家的關系這樣親近,不會不知道那位文公子的傳聞,但是即便如此,也敢把閨女嫁進去,著實讓人費解。

不過再想想京中是其他人家的情形,蔣明菀倒也理解了。

這世上有愛護子女的父母,也就有把子女當成工具利用的父母,文家家主官位不低,又是世家,又與袁成壁親近,這樣的人家,想來在孫知府心中,也足夠舍出去一個女兒了吧。

想到這些,蔣明菀嘆了口氣,卻並沒有和在延寧府時做些什麽了,畢竟都已經下了大定了,再做什麽都是徒勞,而且百分百沒有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