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幫扶(第2/2頁)

父親被一路從京城貶謫到了東南,衛知府也下了獄。

這般想著,揚哥兒心裏倒是有些喪氣了,一路再沒吭氣。

福安看著少爺蔫蔫的樣子,只當他是沒玩夠,心裏不舒坦,也不多言,只想著等回了家,興許就好了。

蔣明菀這邊不知道兒子的心思,但是看著兒子回來的這麽早,也知道了趙夫人的意思,心裏倒是對她高看一眼,同時也知道了如今衛家的情形。

蔣明菀沉默了一會兒,對來回話的福安道:“挑人送過去的時候,選些警醒的,手腳利落的,如今只怕衛府上下也是一團亂,難免會有人想要渾水摸魚。”

福安恭聲應了,這才退下。

這天徐中行回來的比較晚,一直等到天都黑透了,這才回來。

面色看起來風塵仆仆的,有些疲憊和憔悴。

蔣明菀急忙將他迎進屋,然後又讓人端了熬好的雞湯,和一直在爐子上熱著的晚膳出來給他用。

徐中行二話沒說,先吃了半碗雞湯面,這才緩過神來。

蔣明菀看他難得這麽狼狽,竟連禮儀都沒顧忌到,下意識給他夾了一筷子小菜,溫聲勸慰:“慢點吃,小心傷著胃。”

徐中行拿著筷子的手一頓,點了點頭,又恢復了之前的端正模樣,夾起了蔣明菀布給他的菜,小口小口的就著菜,將那碗面吃完了。

吃完之後,徐中行這才騰出功夫來說話:“你今晚給我準備一下,明兒我可能要出趟遠門。”

蔣明菀一皺眉:“出遠門?老爺要去哪兒?”

徐中行嘆了口氣:“巡道大人遣通判大人及我等官員一起去兩司回稟今日之事。”

蔣明菀回過神來,這事兒倒是的確耽誤不得,一府的主官入獄,的確得有個說法才是。

蔣明菀點了點頭:“好,我這就吩咐人給你收拾行李。明日什麽時候走?”

“一大早就得走。”徐中行道,他沉吟了片刻又道:“還有,取兩千兩銀票給我。”

蔣明菀一驚:“這麽多錢?做什麽用?”

徐中行苦笑:“既然去了,總得想辦法為知府大人疏通疏通。”

蔣明菀皺眉,這次去,主事的肯定是通判,當著通判的面為知府疏通,只怕這事兒不好辦,但是徐中行並非無智之人,這樣的情形他肯定也早有所料。

如今他卻依舊要行此事,想來他心裏早有定計,不獨獨只是為了這個。

蔣明菀雖然想明白了這一點,只是心裏難免有些不舒坦,他總是這樣,什麽事兒都不肯和她說明白。

若是平時,蔣明菀必然是要有些氣性出來的,但是如今情勢緊迫,她到底壓下了心中不滿,點了點頭:“我給你支三千兩銀子,一方面是給知府大人疏通,一方面也該給師母她們補貼些。”

徐中行的老師楊言正的老家就在本省,當年楊言正身死,他的妻女就離了京城回了原籍,如今正住在省城,蔣明菀甚至覺得,當年她父親為徐中行疏通,徐中行選了這個地方過來,有一大半的原因是為了照顧老師的家人。

不過這也是應有之義,畢竟楊言正對徐中行那可是有再造之恩的,甚至可以說,若是沒有楊言正,徐中行能不能念書都不一定呢。

只是這件事十分隱秘,知道的人沒幾個罷了。

徐中行沒料到蔣明菀會這麽說,面上也露出幾分驚訝,不過到底還是點了點頭:“夫人考慮的周到。”

蔣明菀笑了笑,再沒深入這個話題,只繼續和徐中行說起了今日去衛府的事兒。

這一晚,徐中行留在了正房,倒也沒做別的,只是安安靜靜的睡著。

蔣明菀聽著身側徐中行平靜的呼吸,定定看著帳子頂,想著省城的那家人,心裏的念頭飄飄忽忽的。

前世她發現了徐中行心中另有她人,她也曾想過,那個人到底會是誰?

可是徐中行自小到大的人生都很簡單,根據她婆婆和她嘮的家常,除了徐中行的親妹妹和他親娘,徐中行從小到大接觸過的女人幾乎為零,而且她也不認為徐中行會喜歡上什麽普通的女子。

那麽排除來排除去,也就只剩下楊言正的小女兒楊靜姝,能與徐中行沾點邊。

兩人年歲相當,楊靜姝在閨閣中也有才名,可以說十分般配了。

而且這種將女兒嫁給門下弟子的事兒,也很常見,甚至還會傳為一樁美談。

只是有一點卻不符合,若是真的,當初徐中行中狀元的時候,楊言正已經是次輔了,沒理由他的女兒爭不過她這個禮部侍郎的女兒。

蔣明菀有些忐忑的心安靜了下來,應當不是她,看來自己還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