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哥哥安撫時會想著我嗎?(第3/7頁)

畢竟,要不是的話,那……就有問題了啊!

“陳雲浪敢放出來,說明這畢設的版權沒問題。”

“另外一個創作者金何來轉發!但他當初沒有學小提琴吧!”

“怎麽陶紙還沒有轉發啊?我覺察到了一股不對勁的氣息。”

“靠!你們發現了沒有!這視頻背後的著作時間標注是六月十三號,但是陶紙當初傳的時間是六月二十四!”

“有問題嗎?”

問題大了!

因為陶紙發的短視頻時,寫的是昨日靈感突來,隨手拍攝。

他六月下旬才有靈感啊!

而且陳雲浪的正式版畢設裏,是沒有這段小提琴音的。

原本還在為陶紙洋洋得意瘋轉視頻的粉絲們,此刻傻眼了。

有人瘋狂給陳雲浪發消息,詢問他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陳雲浪不回答。

他雖然是近期才踏入娛樂圈,但深諳做事之道。

疑問,好奇,糾紛,才能把這件事情鬧大。

真相太早放出來,大家反而沒有興趣追問。

有同校的學生站出來表示,當初他就說似乎是聽到過畢設作品裏有小提琴音的,但後來不知道突然刪掉了。

所以說……這是幾年前的事情要翻案嗎?

要是之前,大家還會相信陶紙,但他已經冒出兩次的剽竊風波。

一次就是陶洛的音樂賬號事件,第二次是音樂綜藝節目組死活不肯放出來的陶紙現場即興表演。

事不過三,這都第三次了!

陶紙的公關團隊不夠成熟,賀倡拒絕給他幫忙。

他發表了一封含糊不清的聲明,意思是如果有人在社交平台說一些詆毀的話,汙蔑他剽竊抄襲的話,會走法律程序。

要是說只是聽起來相似,那網友們認自己才疏學淺,認了他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創作難免有相同處。

但陳雲浪公開的曲譜和陶紙當初的曲譜八九不離十啊!

耳朵聽不出來,眼睛還看不見嗎?

網友們不吃這一套,被激發起逆反心理。

絲毫不回應曲子問題,只想著捂嘴啊。

一時間在短視頻平台上火了,這曲子的確好聽,像是六月的風吹過林蔭道,少年們騎著自行車追風。

尤其是那一段小提琴音,有些音樂up主也演奏出來。

一時間模仿者很多,但因為演奏習慣、聯系不夠等諸多原因,都和原曲有所差距。

第二天,白傅恒也上傳了一小段視頻。

視頻中,演奏者背對著鏡頭,專注於表演。

他演奏的正是那一段小提琴曲。

網友們疑惑白傅恒怎麽湊熱鬧,他不是把sns號當成他的網絡筆記本嗎?

可是等網友們聽完了曲子,驚呼起來。

“操操操,我乍一聽像是原曲啊。”

“這才半天啊,就能還原模仿到這個程度嗎?”

“浸淫多年的專業人士下場了嗎?”

“我都懷疑他是不是原作者。”

隨後陳雲浪艾特了白傅恒,算是坐實了他發的視頻的人就是原來的創作者之一。

當然,大家也不是傻子,都看得出來這個人不是白傅恒。

那麽自然而然,大家就想到了這個人是白傅恒的身邊的陶洛。

網友:“這不是更有意思了嗎?”

大家一直都在陶洛和陶紙兩個人的貓膩!

這表兄弟兩個人肯定有一方耍詐了。

於是陶紙的sns號被瘋狂艾特,求他出面解釋,他的粉絲由一開始的群情激奮為偶像發聲,到後來的心灰意冷。

陶紙但凡站出來說一句,粉絲們就能找到主心骨。

但他沒有。

現在的陶紙徹底慌了。

他居然不知道陶洛和陳雲浪還有這樣的往事!

難怪當年他感知到陶洛的新曲子後,一直等著陶洛完善,偏偏陶洛就是不完善!

他百思不得其解。

原來……這曲子只是完整畢設裏的短短一部分。

現在所有人都在指責自己。

陶紙一直很恐懼的事情發生了!

大師說過,邪術要消失前最明顯的表現就是錯位人生的回正。

他的表哥要拿走他所有的榮譽和幸福。

陶守一看到陶紙心神不寧,勸他無果。

“爸,你不知道我有多害怕,當年蓄意謀殺的人是我不是你!我不想坐牢,你又不會替我坐牢!”

“你現在讓我冷靜下來,我冷靜不了!”

陶守一拉著陶紙去找了大師。

比起所謂的仙風道骨,這位姓李的大師更像是一位暴發戶。

他住在豪宅裏,喝著香甜醇香的美酒,口中哼著小曲。

他的前半生就是個普通的小術士,給人看看風水算算卦。

後來人到中年,他和陶守一認識上了。

陶守一的老婆要生產了,請他來算一卦。

陶守一無意中的一句要是我兒子有個好命被他聽到了,兩個人不謀而合。

然後他開始布陣布局,一點點地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