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1更+2更)蠅蛆(第2/5頁)

白向墨用鑷子將一只蛆蟲夾了起來,放在面前觀察,“都被凍住了。”

殯儀館管事硬著頭皮湊過來道:“三少說,在屍檢之前,一只蟲子也不能丟,所以我們用了比平常更低的溫度存放屍體。”

“你去把冰庫還有走廊以及這間屋子的溫度都記錄下來,條件允許的話連濕度也一起記錄,每小時記錄一次。”

管事連忙應下。

白向墨用鑷子將屍體上的蟲卵和大小不等的幼蟲都采集了下來,並要求將它們妥善保存好,一副非常重視的樣子。

“你采集這些蛆蟲幹什麽?”齊銘道出所有人心中的疑問。

“這些是蠅蛆,蒼蠅對屍臭極為敏感,他們能在人死之後十分鐘左右就達到屍體,一個小時左右產卵,它們的生長是有規律的。”

在一旁記錄的管事忍不住問道:“那又怎麽樣?”

“通過這些蟲子的生長規律,根據最老的幼蟲,我們可以借此推斷死者更確切的死亡時間。”

“還能這麽幹啊?!”

管事驚呼,其他人也很震驚,完全沒有想到還有這種說法,真的是想都沒想到。

白向墨的目光瞟上了一旁的唐立春,耐心且盡量用大家能聽得懂的語言解釋道:

“屍體腐爛前,屍體的死亡時間是比較容易根據屍僵、屍斑、屍溫度等推斷出準確的死亡時間,可當屍體腐爛之後,死亡時間推算只能得出一個大致的時間。

像死者這樣的腐爛程度,介於腐敗期和後腐敗期之間。排除屍體被凍住延緩腐敗的這四天時間,死者死亡時間在送入殯儀館之前的十到十五天左右。

之前的檢驗吏推斷的死者死亡時間就是如此,我看過屍檢報告,並不能準確證明死者死亡時間就在孟大少出現在那裏的時間。

死亡時間無法精確到天為單位,也就無法判斷死者是否死於孟大少出現在案發現場的那天,死亡時間對於案件的判定結果有極大影響。”

白向墨在來之前,就已經仔細閱讀了整個案子的描述,其中自然不會放過他的專業部分。

這件事涉及孟家和頗具盛名的一名文人,政府這邊派了很有經驗的檢驗吏進行了屍檢。

檢驗吏的屍檢報告還算詳細,雖然並沒有進行解剖,可對觀察到的細節都一一進行了描述。

白向墨會這麽耐心地解釋,也是要從一開始就讓大家不要認定之前檢驗吏推測出的死亡時間。

“堂兄就是那天失蹤的,並沒有人發現他的蹤跡。”

這也是當時評判死者死亡時間的標準之一。

“我只相信死者屍體呈現的信息,根據檢驗吏的推算方法,死亡時間無法確定準確到‘天’為單位。”

偵查也有不到位的時候,尤其人們如果被某些信息影響,也很容易在調查的過程忽視掉很多細節,導致了結果的偏差。

通過調查報告,白向墨看得出,自從確定孟大少出現在那裏,打死死者的鐵棒上又有他的指紋,再加上兩人之前還曾交惡,警察局立刻就認定是孟大少殺死了唐立群。

由此,很多調查明顯敷衍,並不想再浪費警力。

若不是孟家人信任孟大少,他們恐怕也因為這些信息,認定唐大少是殺人兇手。

孟明銳最為清醒,認為一切證據都是可以造假的,這是他從白向墨和齊銘身邊這段時間學到的。

“你想要通過這些蟲子,推斷死者確切的死亡時間?”

白向墨點點頭:“是。”

唐立春頓時不樂意了,“那豈不是你說是什麽時候就是什麽時候?我沒聽說過還有這樣的辦法,也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真的。”

“我現在說的確實不算,不同的蟲子在不同的環境和季節裏,生長周期都是不同的,這一點可以跟昆蟲學家證實。

想要確定生長周期,必須要經過實驗來驗證確切的生長周期,以此來推斷死者的死亡時間。在實驗期間,你們可以派可靠的人全程監督,以確保公正公開。”

唐立春這才沒再說什麽,雖覺得這方法很是離奇,從前就沒聽過靠幾只蟲子就破了案子的,卻也接受了這個提議。

“死者身上的蛆蟲過多,我們得將這些蟲子都給沖掉。”

白向墨看了看這間屋子,沒有水管也沒有下水道,明顯不適合幹這事。

一群人光聽這話,就覺得頭皮發麻。

殯儀館管事更是想哭,“這可不能在這裏幹這事啊,屋子都不能要了!”

“把屍體搬到戶外沖洗,找塊油布墊著,到時候把這些蛆蟲也收集起來,我還要記錄大概的蛆蟲數量。”

齊銘去辦這件事,他很快找到了適合的地方。

殯儀館裏還有其他死者家屬,管事跟做賊一樣,帶著一群人往那裏走,生怕別人知道他們在幹什麽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