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第2/3頁)

他走進紫宸門,行走之間微微有些遲滯,看得出腿上是有傷的,不過他步履堅毅從容,倒是不明顯。

.

衛傅走進坤元宮。

此時皇後剛處理完宮務,有些疲倦地揉了揉額頭,聽聞說太子來了,讓人把衛傅請了進來。

“母後。”

衛傅行禮後,在下面的椅子坐了下。

母子二人其實沒太多的話可說,只是例行慣例罷了,其實早年間也不是這樣,不知何時就成了這樣。

迎春接過小宮女手中的茶,親自給衛傅端了過來。

放茶之間,她暗示地看了看衛傅。

衛傅暗嘆了口氣,打起精神來和母後說話。

因為實在沒有瑣事可說,他就說起今日碰見宣王的事,自然提起了宣王對他說的話。

坐在鳳座上的黎皇後,眼中閃過一絲復雜。

“宣王此人不善,你不要過多跟他接觸。”

其實這話並不是黎皇後第一次和太子說,而是第二次,但衛傅並沒有聽進去過,第一次黎皇後說時,他還為此事與皇後爭執了幾句,之後皇後便閉口不提這事,沒想到這一次再度提起。

“母後屢次說皇叔不善,兒臣就想知道皇叔哪不善了,母後總要說個理由,而不是總是命令兒臣。”

見兒子不遜,皇後微微抿緊嘴唇。

“本宮既然這麽說,自然有本宮的理由。”

殊不知衛傅最是反感皇後這點,總是自有理由,總是本宮是為你好,衛傅並沒有看出哪兒是為了他好,只看到凡事都想安排他。

父皇這樣,母後也是這樣。

父皇一直不讓自己觀政,所以他這個太子已經十七了,還在讀書,引得朝中議論紛紛,暗中有不少人笑話他這個還在讀書的太子。

母後就更不用說,整個東宮到處都是她的影子,連陳瑾都是他的人,為了不讓宮女引他貪戀女色,敗壞他的德行,所以他身邊都是太監,因為他即將大婚,她又塞幾個宮女進來讓他通曉人事。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太多,不勝枚舉,可上有孝道與太子德行壓在,一旁還有宮女太監從中解活兒,衛傅每每有什麽不滿都被壓下去了,但這並不代表有些問題不存在,只是一層層地積壓了下來,只待一個燃點便會一並爆發。

“那母後的理由是什麽?”

迎春忙走了過來:“殿下,奴婢都忘了,娘娘讓人給殿下做了身常服,奴婢帶您去看看。”

這借口實在蹩腳,可迎春硬拉著衛傅往外走,小喜子也嚇得在一旁推他,兩人合著夥把衛傅拉到了殿外。

“殿下,你體諒體諒娘娘,娘娘她不容易。”迎春眼中都是哀求。

“姑姑……”

迎春推他,又讓小喜子趕緊服侍主子走。

一直目送衛傅離開後,她才回到殿裏。

黎皇後已經去內殿了。

殿中無人服侍,她坐在妝台前,身穿華服,滿頭珠翠,卻身影蕭瑟。

迎春有些心疼地走上前去。

“娘娘,您為何不與殿下直說?”

黎皇後端坐著,看著鏡中美艷高貴卻面目僵硬的人,她眼下有淡淡的烏青,全靠妝粉遮掩才看著不明顯。

皇後可以不美麗,但一定不能狼狽,一旦露出狼狽之態,豺狼虎豹都會沖上來,活撕了她。

“說什麽?”

“說宣王他對您不懷好……”

“他並未對本宮不懷好意,他只是暗示本宮,可以在太子觀政之事上幫忙。”

“可……”

迎春囁嚅了一下消了聲,滿眼心疼地看著皇後。

“而且本宮也確實用得上他。”

皇後放下手中的鳳釵,徐徐道:“陛下忌憚黎家,父親和哥哥為了我和傅兒委屈多年,如今他又忌憚傅兒,一直不讓他入朝觀政,以至於朝野議論紛紛,三皇子四皇子及賢妃德妃她們虎視眈眈,妄圖動搖我兒儲位。有了謝家,若是再有宣王的幫忙,傅兒入朝觀政成的把握會更大。”

“可宣王他當年自從您被賜婚為太子妃後,就……”

皇後站了起來,挺直了肩膀。

“太子之位只能是傅兒的,也只有他才能是以後的皇帝。”

.

衛傅壓著怒氣往回走,一路上也並未讓人發覺太子有什麽不對。

進了東宮大門,他的臉才沉了下來。

小喜子一路跟在後面,也不敢說話。

回到端本宮,衛傅進了弘仁殿,在書案後坐下,一動也不動。小喜子瞧了他一眼,偷偷摸摸地下去了。

他尋來小路子問道:“說給福兒姑娘換的屋子換了沒?”

“已經換了,陳總管把人換到東路的廡房去了,一溜三間大屋子,可是寬敞。”稟報完,小路子又好奇道:“哥哥怎麽問起這事?是不是殿下問起了?”

他咂了咂嘴,一臉羨慕道:“看樣子這位真是不得了了,估計太子妃進門之前,也就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