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3頁)

“師傅,你怎地就知道女兒家嫁了人日子也不好過?您都多少年沒出過宮了?”福兒嘟囔道。

王來福瞥了她一眼:“別頂嘴,我說我知道我就知道。”

“可我若是能掙銀子,他們捧著我還來不及,怎會日子不好過?”

王來福搖了搖頭,臉色復雜道:“師傅知道你聰明,也有主意,但是傻丫頭,宮裏和宮外是不一樣的,宮裏的宮女多女官多,都抱團取暖,女子日子自然好過。可外面卻是以男人為主,女子又講究三從四德,從父從夫從子,有些事情沒你想的那麽簡單。”

說著,他又道:“你說你,我之前就跟你說了,讓你轉個女官,若有個正名兒,也不至於攤上這種事。”

其實福兒也悔,她要是早知道會碰上這種事,她直接當女官了。

女官是區別於普通宮女的群體,屬宮廷內官,不再適用二十五年滿出宮的規矩,她當初就是考慮到這點,才一直賴著當個小宮女。

見她一副垂頭喪氣悶悶不樂的樣子,王來福道:“要不,我去跟王尚食說說?”

禦膳總廚這名聽著似乎很威武霸氣,可說白了還是歸屬尚食局之下,又因二十四司裏的太監區別於內侍監裏的太監,他們算是尚宮局下的人,屬於兩邊不討好。

總之,既不能和內侍監的人抱團,六局裏又都是女官,喜用宮女而不喜用太監,所以像王來福這一類人特容易受夾板氣,大多都是混日子,要權力是一概沒有。

當然,因為王來福地位特殊,別說王尚食了,即使兩位尚宮都對他十分尊重,可他因不想參與太監和女官之間的明爭暗鬥,一直對兩邊都是疏遠不結交,平日只管做好自己的活兒。

這些福兒都知道,怎忍心讓師傅一把年紀還被攪進渾水?

而且她也清楚,與一個禦廚相比,眼下大抵沒什麽事比尚食局往東宮送人更重要了,所以她去是去定了。

“別,我還是去吧,欠下的人情總是要還的,這回就當一次都還了。”

飲了最後一杯酒,福兒也想通了。

不就是進東宮嘛,又不是什麽刀山火海!

見福兒終於露出笑容,王來福也輕松多了,笑道:“行,你能想通就好,你聰明,身後還有這麽多人,總不會讓你在裏頭的日子難過。”

.

當晚,陳司膳讓人送了一身衣裳給福兒。

還是宮女服,上身是粉色交領短襖,下配淺綠色的裙子,但比起規制的宮女服,上面多了些不太顯眼的刺繡。

宮女所穿的衣裳都是規制,甚至發髻怎麽梳都有規定,不過都是年輕的女孩,在衣裙上繡些不太紮眼的花兒,總體來說是沒人管的。

倒是福兒,因常年在禦膳房裏打轉,從不弄這些花頭。不過從這身衣裙裏,她能看出尚食局對她的一片‘期許之意’。

果不其然,等第二天她被王尚食領到尚宮局,和另外三個被挑出來的宮女匯合,每個人穿的衣裳看似一樣,卻都帶點別出心裁的小花樣。

而淑月果然也被選上了,半垂著頭站在何尚宮身後。

胡尚宮和何尚宮難得聚在一處,兩人說了些場面話,從表面上是絕對看不出二人是敵對的。

又對幾人說了些訓誡之言,諸如要用心當差,不得墜了尚宮六局的名聲之類,就領著福兒她們往坤元宮去了。

到坤元宮時,正趕上嬪妃們來向皇後請安剛散之時。

一眾嬪妃顏色各異,但無一例外都容貌出色,她們或是前呼後擁,或是三兩成群從坤元門走了出來。

胡尚宮和何尚宮領著四個宮女往一側避了避,恭敬地垂首站立,等待這些人過去。時不時有人好奇地往這裏看上兩眼。

這時,又有一名宮妃從門裏走出來,儼然比之前出來的宮妃更有威勢,身邊環繞無數宮女太監。

那衣衫華麗卻弱不禁風的宮妃突然停下腳步,往這裏看了一眼。

“胡尚宮,何尚宮?”

聽到自己的名,胡尚宮和何尚宮自然不能再裝沉默,兩人上前行禮問安。

甄貴妃笑著問道:“兩位尚宮今兒怎麽到這麽齊,難道是有什麽好事不成?”

貴妃能明知故問,身為女官卻不能不答,何尚宮言簡意明說了這趟的來意。

甄貴妃漫不經心往這裏瞟了一眼:“原來是給咱們太子殿下挑選司寢宮女啊?”說著,她往後面四人瞧了瞧:“過來給本宮瞧瞧。”

聽見貴妃娘娘叫自己,福兒四人忙上了前。

兩位尚宮是女官,可見宮妃不跪,宮女們卻不行,於是皆跪下行禮,又在叫起中保持半垂頭的姿勢站了起來,接受審視。

一道目光從福兒頭上滑過。

福兒從眼角余光只能看到對方穿了一條十六幅的石榴裙,裙下露出一點鞋尖,其上綴著一顆碩大的明珠,明珠光暈吞吐,是最上等的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