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表小姐對照組57(第2/2頁)

“倒也不是,兒臣只是突然間想到,今年乃是廢太子抵達西南的第一年——”

太子沒將話說全,但禦書房裏的人都曉得太子是什麽意思。

以前西南不曾在五月的發洪災,今年廢太子便貶斥到西南,便提前發洪災,不是廢太子克的,便是廢太子對皇帝有怨言。

皇帝臉色瞬間黑了下來。

“還有東北。”太子覷著皇帝的臉色說:“此前便有東北的官員上奏,言說自從開春以來,東北未曾降下一滴雨,偏巧這西南則是五月便連下大雨,堤壩開裂,險些被沖毀,這未免也太過巧合?”

倒不是太子從哪裏知曉了魏衡等人的所作所為,在斬草除根,而是前些日子朝廷上接到東北的奏本,稱今年自開春以來,未曾下過一滴雨,如今水渠裏已然沒有水了,老百姓只能從井裏挑水灌溉莊稼,可井水到底有限,又能灌溉多少呢?很多田地已經開裂了,如若再不下雨,只怕今年要有旱災,希望朝廷能夠撥款,好多打幾口井。

此事被二皇子和三皇子利用,在京中傳出謠言,稱東北有大旱是因為太子德不配位!

我呸!

老子德不配位,難不成你們倆老鼠配?

太子恨得咬牙切齒,自是要在皇帝面前告狀,皇帝出面訓斥了兩位兄長,這才將流言給壓了下去,但太子對此事卻到底還是敏感了。

是以岑知府的奏本一到,他便下意識的想到了那些流言,心下又慌又怒,靈機一動可不就想到了魏衡,而後便決定將黑鍋扣到魏衡頭上去。

皇帝又哪裏不知道太子的心思?

只太子是他決意立,那些流言說太子德不配位,又何嘗不是在指著他的鼻子罵?

皇帝心裏也怒也煩的好嗎?

如今太子既然拋出了這麽一個由頭,皇帝自是接下:“哼,他還敢有怨言?”

太子聞言便知道自己這一步棋走對了:“當初廢太子犯下那等錯誤,您只是廢了他的太子之位,將他貶為庶人,流放西南,給了他一條生路,成全了這父子之情,可他卻絲毫不領情,背地裏竟是怨言滿腹,還引來這幹旱和洪災,暴戾於民,簡直是罪不可恕。”

皇帝的臉色越發的沉。

等到太子退下,皇帝屏退左右,招來暗衛:“去一趟西南。”

當初他大發慈悲饒他一命,如今他竟敢恩將仇報?

既然如此,那他便收回這恩情,讓他徹徹底底的塵歸塵土歸土。

且,這旱災和澇災,也的確是需要一個人出來領罪。

皇帝一點兒都不想下罪己詔。

那便,都由那孽子承擔吧。

就當做是他對自己最後的孝順。

“是。”暗衛心領神會,領命而去。

“那這修堤壩的銀子?”大太監小心翼翼的問。

皇帝眼底目光明滅:“傳幾位尚書進宮議事。”

不出皇帝所料,幾位尚書進來之後爭論不休,有人覺得應該撥款,有人覺得往年撥了那麽多款,竟然還出現這種情況,應該追究岑知府的責任,而戶部尚書則是直接哭窮。

不管是應該還是不應該,反正國庫沒錢了,撥不出來!

皇帝就高高在上的,事不關己的看著,等大臣們吵出來個結果。

太子表示,學到了。

扯皮了三五天,最終有了答案,這洪澇到底是事關重大,朝廷最後還是撥了五萬兩銀子,專門用於修補鞏固堤壩。

要不然到了六月真正的汛期,這堤壩因為朝廷不撥款沒修好決堤了,這鍋誰背?

但朝廷只給五萬兩,不夠的自己想辦法。

如果是修建堤壩,五萬兩自然是不夠的,但用來修補堤壩,勉勉強強也夠了。

再者有著這個由頭,府衙裏的銀子他也可以支取,岑知府還是比較滿意的。

岑知府拿到了銀子,從林晚哪裏買來了水泥開始修補堤壩和河堤,幹得紅紅火火的。

這邊穆老將軍也上表向朝廷要銀子!

西南的城墻都要塌了,再不修補,下次黎軍來了可就擋不住了。

朝廷你趕緊給我撥三十萬銀子來讓我修修補補,順便把軍備給換一換,我將黎軍打得稀巴爛。

東北和西北接到消息,哪裏還坐得住!

朝廷每年用於軍費的銀子就這麽多,你拿了三十萬,我們是不是得吃西北風?

不行,我們也要哭窮。

除此以外,各地災情也如雪片一般往朝廷飛,幹旱的,洪澇的,地震的,什麽都有。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不就是薅錢嗎?誰還不會似的。

而在這個時候,穆老將軍和魏衡都接到了消息:皇帝的暗衛來了西南,想要魏衡的命!

作者有話說:

今日一更。大朋友今日想休息休息。

大家也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