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第2/3頁)

“初賽的內容居然是筆試?”師承顏驚呆了。

原諒他沒見過世面,第一次聽說廚藝比賽還有筆試的。

薛臻卻不覺得有什麽奇怪,道:“很正常,很多廚師的比賽或者考證都要考筆試的,不過別擔心,一般都是一些只要經常下廚房的人就能知道的常識,不會刻意為難的,這個時候拿出來估計也是故意的,這次比賽報名的業余參賽者真的太多了。”

其實按照原本的安排,初賽就要開始開火炒菜的,不然也不會選定運動場作為比賽地點,奈何人算不如天算。

偏偏廚藝比賽這種事情,還真不好拿出一個正式且公正的門檻來作為限制。

那現在當然是大家都站在一條起跑線上,誰厲害誰就往前走,不拘泥於說哪個是哪位大師的傳人,一切靠本事說話,有實力的人,就算是業余參賽者也一視同仁。

本身標題也明明白白的寫著,青年廚藝大賽,就算對方不從事這一行也不能否認對方的廚藝吧。

師承顏和薛臻那天到的比較早,兩人都是兩百多號,因為他們是一個隊伍排的隊,一個前後腳的功夫,差出十幾號來,分別是266號和288號,數字格外的好看。

前面兩百號人是早上八點開始考試,時間是四十五分鐘,中途十五分鐘用來進行換人,所以他們倆是九點那一場。

——

自從他們的考試安排出來之後,師承顏就不需要再去福源樓那邊了,因為他的臨時便宜師父也順便被拐回了承露居。

雖然第一關只是筆試,但是考慮到師承顏畢竟確實是剛剛轉行沒多久,因此整個承露居上下齊上陣,一窩蜂的給他塞各種常常在各種筆試中出現的基礎知識。

也好在他的記憶力沒有退化,消化的還算順利。

十二月一號一大早,師承顏吸取教訓,特意穿了件稍微厚點的衣服,不過到地方才反應過來,今天是筆試,好像是在室內進行來著。

師承顏:失策!

筆試十分的順利,確實像薛臻所說的那樣,就是些基礎常識,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的話,確實沒有繼續參賽的必要。

那天現場簽到制作參賽證的時候,北安賽區的四千多號人就有近一千個知道自己沒什麽希望,嫌麻煩幹脆沒來的,今天這一波估計又能淘汰很大一批湊熱鬧的以及抱著僥幸心態來試一試的。

剩下的應該就是多多少少對廚藝有些基本認知的,就算是這樣,人數估計也不會太少。

畢竟華國講究民以食為天,滿大街的餐館,個個都是中餐廚師,很難說裏面沒有臥虎藏龍的。

果不其然,第一輪的筆試結束後,留在現場的還剩下一千五百多人,還是遠遠超過最開始預備的數量。

所以又加了一輪叫“識味”的比賽。

顧名思義,就是辨認味道,節目組官方會提前做好一些菜肴,然後將這些菜肴分成小份標好序號,到時候進去二十名參賽選手,然後就開始抽簽,按照抽到的序號領取自己的那份菜肴,參賽選手同時開始品嘗不同序號的食物過後,說出菜肴中都有哪些食材以及調味料。

能準確說出其中三分之二食材的選手就能成功晉級下一輪。

這個就遠比第一輪要更加的考驗一個廚師的功底。

第二輪開始的時間是在十二月十四號,還留給了選手不短的一段時間做準備,自己可以在家做做針對性的訓練什麽的。

也是從這一輪開始,每個賽區就會正式開始在B站進行同步直播。

畢竟第一輪實在是不像個廚師比賽。

“識味?”薛臻看著比賽內容,忍不住皺了一下眉頭。

這一關對他來說都算有點難度的,和實力無關,只是識味很考驗天賦,舌頭上的功夫實在是沒那麽好修煉的,畢竟不是所有人都像師承顏一樣擁有味覺輔助器。

他實在是沒想到這才第二輪就已經把難度提升到了這種地步。

不過想想這可是全國上下將近四萬人報名的大型比賽,會有這樣的難度也很正常。

“看樣子今年的這個比賽確實是比往年一些類似的節目有意思,這識味可不是那麽容易的,我記得老小這方面還是有待提升的吧?橙橙我記得小時候就能看出來,這方面有點天賦,那個時候我做什麽菜,有他不喜歡的味道,一下就吃出來了。”原本只打算隨小輩們去折騰的師青崖聽了最新的賽事安排之後,倒是生出了興趣。

薛臻:怎麽又在說這家夥的童年!

————

因為把老爺子的興趣挑起來了,所以師青崖便把給他們特訓的活兒也給攬了下來。

這段時間李鴻德居然也沒回福源樓,而是直接請了他家老爺子回去坐鎮。

反正福源樓的後廚不像承露居這樣少了一個就轉不起來,平時只要有個能壓得住事兒的在後廚鎮著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