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第①⑨個故事!

其實到了公元前485年, 已經與歷史進程有很大的不同了。

比如說歷史上,春秋五霸始終□□。最終吳國被越國所滅,越國被楚國所滅, 又有三家分晉國,導致春秋五霸轉變成戰國七雄。

可了解歷史的都知道,戰國七雄,並不是指到了戰國時代,名存實亡的周天子旗下諸侯國之剩下七個。戰國時期的國家, 除了國力強盛的戰國七雄外, 還有其他國家,實力並不強盛,在以秦國、楚國、趙國等強勢國家的襯托下,國力羸弱得可憐。

因此歷史上,說的都是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意思就是指周代諸侯亂戰,身具代表性的幾個國家。最起碼歷史上,齊國可是從春秋時代|堅|挺到了戰國時代,最終被秦所滅。

可在蘇清之這裏, 先是越國被滅,接著便是齊國,那麽剩余的一些國家, 比如說楚國、秦國、晉國, 以及中山國之類的小國家,都對吳國越發‘張狂’的行為,感到生氣, 唯恐下一個就輪到了他們。

這個時候, 商鞅可還沒有變法, 秦國國力依然是春秋五霸中最低的。不過相較其他國家,秦國地處荒涼,在其他國家的印象中,就是苦寒之地,窮地方。

雖說‘赳赳老秦,共赴國難’打出了秦國的氣魄,但是吧,沒卵用,其他國家該嫌棄的還是得嫌棄。

不過蘇清之可不一樣,最起碼蘇清之不會太過自視甚高。

這麽說吧,如果真要對秦國下手,取代秦始皇一統華夏中原,秦國肯定是最後一個國家。畢竟有句俗話說得好,難啃的骨頭,都會留到最後。

扯遠了,總之收歸前齊國治下土地和百姓後,吳國的經濟就開始進入高速發展中。

首先,吳國獨家發行的雪紙,一經面世,並且經過讀書人的試驗,受到了極大的追捧。通過往來各國的商賈,雪紙販賣到各國,所謀取的財富是巨大的。

後世有種說法,二道販子是最賺錢的行當。

一倒賣,原本只是成本幾毛錢的東西,就能賣個上百甚至上千的價錢。

所以說,二道販子很賺錢,蘇清之沒有必要讓錢都被來往各國進行貿易通商的商人給賺了,就幹脆組織了一個以他為首的商會,將雪紙以及其他物品販賣到各國。

然後再用商貿所得的錢財,來維持蘇清之開展的各種基建。

比如說興修水利。

並不是說吳國的國土範圍,大部分都在太湖一帶,水資源豐富就不缺水。

事實上,吳國的可耕種土壤,都是集中在有水資源的地方。哪怕是小溪流,實際上也是有幾戶人家聚居在一起的。也就是說淳樸的吳國人,大多逐水而居,過著日落而息日升而起的悠閑生活。

生活節奏並不快,估計有的人一輩子,從少壯到老年,都難得進一回縣城。除非采買生活物資,比如說油米姜醋茶。只有采買生活必須品,吳國大多數逐水而居的百姓,才會想著進城采買。

哪怕現如今,條條筆直的水泥路連通各城鎮鄉村,出行方便了很多。吳國百姓的生活節奏也沒有快多少。當然了,吳國的軍隊又不一樣。

有精通戰役的伍子胥、孫武在,吳國的軍隊,根本不需要蘇清之多操心。畢竟術有專攻,蘇清之又不可能禦駕親征,就相當於外行指導內行,肯定不得行。

還是幹好基建的工作吧。

用玻璃、琉璃制作的工藝品,一經推出,廣受所有人的好評。

不像雪紙,飽受讀書人的好評,不管是用玻璃制作的,還是用琉璃制作的工藝品全都美得驚人。比起精雕玉琢的玉杯,玉碗 等物,顯然還是玻璃、琉璃制品更加好看。

更得達官貴人,王孫大臣的喜歡。

他們的喜歡造就了蘇清之利用王家商會,瘋狂的攬財。當然了,就像前面寫的,賺的錢,蘇清之都投入了基建中。

要致富先鋪路,如今路鋪完了,水泥廠、玻璃廠甚至造紙廠都火熱運行中,並且給蘇清之帶來了極大的效益,接下來就該興修水利了。

前面已經闡述了吳國雖然水資源豐富,百姓大多逐水而居,卻並不代表良田,特別是種植水稻的良田多。實際上,吳國和其他國家一樣,主要種植黍、稷、麥、豆等農作物。

水稻肯定有,但是吧,這個時候的農作物的收成,普遍不高。

而相較於旱地種植的黍、稷、麥、豆等農作物,水稻的產量還要少。因此吳國百姓種植糧食,很特麽隨性。不是今天種植小麥就是明天種植豆。

相對的,自然大豆才是常規種植農作物。

大豆根莖、豆莢可以供牲口食用,嫩葉可以當蔬菜食用。然後大豆種子,可以用來磨豆腐,等等這個時候還沒有豆腐,大豆磨成粉,或者煮熟食用,都可以用來當主糧。

仔細想想,可以將豆腐的制作方法拿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