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第①⑨個故事!(第2/2頁)

一根竹子滿打滿算,最多十多斤,這一份竹簡幾斤左右。也就是說,一根竹子制作成用以書寫的竹簡,還不一定夠。而這也是家家戶戶院子裏都種植有竹子的原因。

就地取材,方方便便。

扯遠了,反正蘇清之決定建造造紙廠,而且一建就是一家大型的造紙廠,面積十分廣闊,和位於勾吳城郊外的水泥廠有得一拼。

造紙廠造好後,蘇清之由於掌握了全部的秘方,根本就沒有投入實驗,直接大張旗鼓的造紙。

參與造紙的工匠們,基本人人懷疑,覺得蘇清之是胡鬧。身為大王,任性。哪有樹根樹皮甚至雜草打碎,用大鍋煮爛,就泡在池子裏,就能造出紙的。

而且紙是什麽?

工匠們面面相覷,卻礙於吩咐他們‘胡鬧’的人是吳國大王,即使內心深處充滿了懷疑,依然聽話的按照蘇清之所說的步驟,開始一步步的進行造紙工藝。

其實說穿了造紙之分的簡單,一打碎,二煮爛,三篩選,四稀釋,五鋪好。按照次序來,最差制造不出潔白如雪的白紙,也能夠制造出略顯粗糙,可以用來擦屁股的黃紙。

用蘇清之的話來說就是,可受夠了用篾片那啥的日子了。雖說身為大王,用的絹布,但是吧,對於‘勤儉持家’的蘇清之來說,真的太過於浪費。

所以對於第一次造紙,沒能造出潔白如雪的白紙,而是稍顯粗糙,卻還是可以用來書寫的黃紙,蘇清之是十分高興的。甚至在紙張造出來的第一時間,就十分炫耀的給王後,以及大臣們都送了一份黃紙,並且還貼心的寫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