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第①④個故事!(第2/2頁)

好在目前所處的環境,做飯並不要求味道,只要是熟食能吃就成。再者還有蘇清之的幫忙,忙碌一會兒,總算將賣相不太好的晚飯做好。

一鍋算是大雜燴的稀粥。

蘇清之先給妻女、三位妹妹舀了一碗,就去照顧蘇太尉。

前面說蘇太尉純屬心死,沒有求生意識可不是假話。哪怕孝順的大兒子照顧他,給他說一些比較符合當下情況的雞湯,依然不為所動,只一副心死若灰的逼樣兒,平白惹人生氣。

“多少吃點。”蘇清之只得這麽道:“父親這樣不吃不喝,讓娘親看了心裏多難受。”

“有你在,沒了為父,你娘只是難受一會兒,就會好的。”

“那父親可知自願當寡婦,非自願當寡婦,意義是不一樣的。”

蘇清之將一碗稀粥塞到蘇太尉的手裏,神色未明,以至於語氣並不怎麽好。

帶著蘇太尉難以理解的意思。

“阿嫵,是你娘親的小字。成親二十幾載,為父喚你娘親小字的機會,少之又少,仔細想想,為父辜負你娘親多年。”

“既然知曉辜負,那父親更應該好好的,如此才算不辜負母親。”

蘇太尉輕顫身體,蠕動嘴巴一會兒後,什麽話都沒有說。

蘇清之就很無語,懶得再勸說,只讓蘇太尉將一碗稀粥吃了,就去吃飯。趙嬋娟給蘇清之留了一碗粥,比較濃稠,不像其他那樣‘清湯寡水’的。

蘇清之幾口吃完,就又往蘇太尉那邊走。很好,那碗稀粥根本沒動,原封原樣的放著。蘇清之無奈,又沒有再勸解蘇太尉的心思,只默默的收了那碗根本沒動,任由放涼的稀粥。

當天晚上,不管是押解犯人的差役還是犯人,都露宿野外。差役們還好,至少有行軍帳篷,而流放到大西北的兩百多號人,卻是直接宿在露天,前半夜倒有篝火,後半夜篝火熄滅後,穿著囚衣的犯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凍得瑟瑟發抖。

蘇清之將快三歲的蘇婉君抱在懷中,順便還將趙嬋娟的雙手抓著,放在胸膛處取暖,就這樣硬生生的熬過天明。而天剛一亮,差役們就開始發放口糧,都是一些碎米、粗糧。數量多,就是成色不好。全是隔年的陳糧。

早飯是蘇清之做的,因為他動作快。

還是和昨晚一樣,煮的碎米粗糧粥。不過蘇清之手藝好,沒像昨晚女眷做的那樣,吃起來有種揮之不去的糊味兒,只能算勉強|果腹。

味道不錯,吃得自然比昨晚上多。

何況最主要的,還是今天繼續上路走,按照差役押解犯人的俗歸,第一天走二十裏路的話,第二天就要走至少三十裏路。流放三千裏的路程,快的話,都要走兩個多月。

慢的時候,以三個月為起點。

蘇清之琢磨著,按照七皇子暗中打點,讓差役們背地裏使勁折騰蘇家人的行為,蘇清之有預感,這次流放之路,前期或許可以輕松,但後期,特別是走到中途的時候,絕對發生意外。

至於什麽意外呢,原著只略略提了一句,遭遇不測。也就是說,極有可能遇到攔路打劫的匪徒,或者突發疾病,陸陸續續離奇死去。

總歸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情況,會發生在半道上。

至於是純意外,還是七皇子殿下鄙視人的智商,故意搞出來的,其實對於氣運超強的蘇清之來說,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難道不是早早趕到西北,早早布局弄死七皇子這個龜孫子嗎?

老實講,想辦法失蹤一天暗鯊七皇子不是做不到,而是這樣做,完完全全沒法解心頭之恨。對於上輩子完完全全遭受無妄之災,還落得個紅顏禍水名頭的趙嬋娟來說,只有將七皇子碎屍萬段,外加挫骨揚灰才能消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