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①②個故事!(第2/2頁)

“過幾天放工,我去縣城買一刀五花肉。”呂嘉木樂呵呵的道:“到時候由老蘇主廚,燒一大碗紅燒肉。”

蘇清之瞄了呂嘉木一眼,沒好氣的道:“紅燒肉還沒有吃夠?”

“你拿出來的紅燒肉罐頭,可不是現燒的紅燒肉。”胡萊在一旁插言道:“罐頭吃多了,真的挺膩得慌。”

“紅燒肉罐頭膩得慌?那水果罐頭呢?”蘇清之笑眯眯的問:“要是都覺得膩得慌,那麽下次我爸媽再給我寄罐頭來,你就別吃了。”

胡萊:“不,還是要吃。”

蘇清之這下子直接懶得理他,而是跟呂嘉木邊上工邊說話。“可以買點豬下水,我會做那個。”

“嗯。我知道了。”

呂嘉木點頭,算是將蘇清之的吩咐記在了心裏,等幾天後放工,呂嘉木就早早的去了縣城。由於去得很早,呂嘉木很幸運的不花錢就買到了兩幅豬下水,然後五花肉買了幾刀,不要錢的豬大骨更是拿了好幾根。

不過因著縣城距離桑丘子村有點兒遠,因此呂嘉木回來時已經下午。蘇清之拿過豬大骨洗幹凈後,用菜刀敲碎成極端兒,然後砂鍋裏放上姜片、花椒、胡椒等佐料,加水燉上。

至於豬下水,也抽空洗得幹幹凈凈。晚上的時候,做了爆炒豬肝、涼拌豬心,青椒炒肥腸等菜肴,配合著大骨湯吃,吃得特別的舒坦。

照舊送了一大份去牛棚,讓牛棚住著的五個老人,總算跟著沾了油葷。

“這日子可真舒坦。”牛棚裏,一位據說是商人出生,結果因為當時兩邊下注,導致被下放接受改造的老者搖頭晃腦的感嘆。“讓我想起了當初在滬市吃香的喝辣的生活。”

除了他,牛棚裏還下放了一對夫妻。本身無兒無女,倒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夫妻倆都是老師,一個教數學,一個教俄語、英語,聽到老商的感嘆,不免心生悵然。

“也不知道當初一起教書的老夥計,都下放到哪裏去了。”

“能去哪,天南海北各地散著。”呂爸爸嘆息:“其實我們還算走運。桑丘子村偏僻歸偏僻,卻民風淳樸,很少為難我們這些低成分人士。哪像其他地方,就算一天忙碌到晚,都會時不時的拉去批|鬥,遊|街!”

“是啊。”呂爺爺跟著感慨:“多虧了嘉木和他的朋友。特別是蘇清之,那小子什麽都會。盤炕砌土灶,甚至制作家具,他都會。看看我們現在住的地方,雖說還是牛棚,卻不像以前那樣外面下大雨裏面下小雨。”

“嗯,還不會四處漏風。”

“的確不會漏風。”

“我上工的時候發現了野生的當歸,我都挖出了,等嘉木來了,將當歸給他。”

“爸,你這運氣真好。”

“呵,善於觀察你也能”

說著說著,牛棚裏響起一片笑聲。又起風了,不是小風,而是大風,大風狠狠的吹,將牛棚裏的歡聲笑語全部吹散。蘇清之若有所感的擡頭望了望天色。

“感覺要下雨了!”

“???”胡萊懵逼:“老蘇,你什麽時候多了看天氣的本事?”

蘇清之:“直覺。”

胡萊:“我的直覺告訴我,未來的幾天都不會下雨。”

“”呂嘉木無語,怎麽好好的,就起了爭執。

“去搜衣服。”蘇清之踹了胡萊一腳。

胡萊沒法,只得去把曬在外面的衣服都收進屋子裏。結果,大概夜半三更的時候,大雨不期而下。嘩啦啦的,足足下到第二天。

外邊道路泥濘一片,好在已經農忙完了,地裏的糧食都收進了倉庫裏,因此並沒有上工。只是沒有下雨,天已經沒有放晴,外面泥濘一片,即使放假沒有上工,又能去哪裏浪。

只得在知青院待著,男女知青幾乎都有事兒幹。

蘇清之沒有,他就蒙頭繼續睡懶覺,倒是呂嘉木穿上塑料靴子,去了一趟牛棚。確保他們三人,偷偷翻新的屋頂沒有漏雨,又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