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第①②個故事!(第2/2頁)

醒來後,是由兩位早就已經成了家的知青做的飯。簡簡單單的粗糧雜米粥,配幹巴巴的鹹菜絲。每位知青幹了一大碗,再喝了大半碗水,漲得肚子飽飽的,陸陸續續的去了上工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都是施肥鋤草,活兒不累,就是繁瑣。就做施肥鋤草的工作,新來的五個知青基本上適應了農村生活,只除了路娜。

不是今兒下地扭傷了腳,就是明兒跌了個跟頭。要嗎就是被鐮刀割了手,總之沒有一天不出問題。可真的讓蘇清之看足了笑話。

而這還算好的了,生活的苦難並沒有完全到來,等到了秋收農忙,就是真正的苦難。不說沒吃過多少苦的知青,就連幹慣了農活的莊稼漢子,每回秋收忙完後,都會瘦一圈。

現在剛剛夏初,天氣不冷不熱。幹完了鋤草施肥的活兒,基本上就空閑起來。這時候村子裏的人,都特別喜歡往山上跑,每每上山都會收集一大堆東西回來。

什麽嫩油油的野菜,山板栗、山核桃,應季的野生水果,反正能吃的,進山的人們都會弄回來,有時候運氣好,還會遇到速度太快,往樹樁上撞的蠢兔子,以及五顏六色好不漂亮的野雞。

蘇清之這時候也經常往山上跑,基本上吃的,像山珍野味,蘇清之都是來者不拒,像什麽兔子野雞,蘇清之基本上隔山差五就抓回去。

倒是胡萊和呂嘉木,本來說由他們空閑時候去縣城淘買鐵鍋的,但是吧,運氣並不怎麽好,買鐵鍋需要的工業票倒是夠了,就是沒買到鐵鍋,一連好幾天都是如此。這時候蘇清之搭的簡易灶頭早就好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蘇清之倒是不覺得有什麽,胡萊卻覺得丟臉,連連嚷嚷縣城太小,就一個破供銷社,裏面什麽東西都少。

“敢相信堂堂一個縣供銷社,裏面除了簡單的生活用品外,連手表、收音機都只有一個牌子的。自行車什麽的根本就沒有賣。”胡萊憤憤不平的道:“還有鐵鍋,去了幾回都說沒有貨,算什麽為人民服務。”

蘇清之:“沒去黑市轉?”

胡萊這時候臉色更加難看了。

“黑市我沒有找到。”胡萊沒好氣的道:“老呂不知道怎麽回事,一到縣城就出狀況,差點走散了。”

“哦,這樣啊。那下次換我去。”蘇清之想想道:“你和老呂留在知青院裏,要是閑不住,也可以上山撿拾柴火。我敢保證等明天我從縣城回來,定然有鍋自己開火。”

他空間的面積龐大,堪比一個星球。不過他很少用空間,以至於空間裏到底有什麽,蘇清之並不是很清楚。不過肯定有鐵鍋就是了,等明天去了縣城,實在在外邊買不到鐵鍋的話,就從空間裏選一個合適的就成。

“行。就這麽說定了。”

蘇清之打定主意,當天很早就休息了。第二天的時候,蘇清之天都沒有亮就醒了,坐著每隔三日就會往縣城走的牛車。牛車說快不快說慢不慢,到了縣城已經是上午九點多。

“大爺,牛車什麽時候回村子?”蘇清之問趕車的牛大爺。

牛大爺:“吃了午飯就走。”

“好的大爺。”

道了一聲謝,蘇清之就下了牛車,先往供銷社走。如胡萊所說,縣城的供銷社賣的產品單一。大部分都是日用品,像什麽火柴、蠟燭甚至煤油燈都有賣的,但就是沒有鐵鍋。

倒是有砂鍋,蘇清之想起砂鍋悶的飯,味道很好,就買了一大一小兩個砂鍋。隨後,又去買了一些碗筷盤子,這才大搖大擺的出了供銷社,開始憑借直覺找黑市。

蘇清之速度很快的就找到了黑市,但是有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黑市有是有鐵鍋賣,但都是舊的,而且大部分都是破損的,也就是說買了的話,還要想辦法修補。

沒辦法蘇清之只能找個僻靜處,在空間裏摸索。別說,還真有那種普普通通、樸實無華的鐵鍋。蘇清之數了數,足足有一百多個只多。

蘇清之幹脆根據自己搭建的灶頭的尺寸,選了一個合適的鐵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