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第①①個故事!(第2/2頁)

蘇清之沒說李氏兇殘,只是道:“夫人做事,為夫放心。”

李氏:“夫君可知妾今早派了人手去那寒窯打探,今天下午就得到消息,說是王寶釧和薛平貴已經拜了天地。”

“沒看日子?”蘇清之驚訝的道:“這麽隨隨便便,還真是他們倆能夠幹出來的事。”

“看什麽日子啊。”李氏吐槽道:“妾如今真的完完全全想不通王寶釧到底怎麽想的。難道不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奔者為妾。說是拜了天地就是正經的夫妻。可無媒無聘,誰承認了這門親事。妾派出的人回來說,那薛平貴好不要臉,還說定會努力,讓公爹認可他。夫君你說,那薛平貴當真是喜歡王寶釧。”

“誰知道。”蘇清之笑笑,卻道:“他們的事,我們暫時別管。夫人要是得閑,不妨多往前院走動。或者去帖子給大妹、三妹,讓她們回娘家多陪陪娘親。”

李氏點頭表示明白。

蘇清之又道:“記著,別讓娘親心軟接濟王寶釧。”

“嗯!”李氏連連點頭,順便催促蘇清之趕緊去洗漱,她要積極備孕。蘇清之因此無語極了,卻沒法反駁,而是乖乖聽從吩咐,又是一夜被浪翻滾,了無痕。

就這樣,一個月過去,大唐與西涼又起戰事。

這一次,王允一改低調的做派,在朝廷之上公然推舉了蘇龍作為副將,前往前線與西涼兵作戰。

蘇清之則自薦請戰。因為蘇清之覺得,要想毀掉薛平貴身世憑證,除了上戰場外,根本就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戰場之上,刀劍無眼嘛。

此時,唐宣宗已經上了年齡,目前正處於沒有兒子的暴躁中。西涼這個時候主動挑事,唐宣宗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幹他娘的。

恰好蘇清之趕著表現,唐宣宗就很欣慰的點了蘇清之、蘇龍的將,讓蘇龍、蘇清之各率槍兵一萬余人,前往前線與守兵一起抗擊西涼兵。

很快,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臨出征那一刻,蘇清之改押運糧草,先一步出發。蘇龍這位大姐夫則跟著大部隊出發,後一步抵達戰場。

這個時候,蘇清之已經暗中找到剛從軍不久,就被派到西涼戰場,只是普普通通小雜兵的薛平貴,不動任何聲色的盜走劉妃留給薛平貴,能夠間接證明身份的玉佩,並且還毀掉了薛平貴身上的‘溫’字,避免薛平貴因緣聚會與他的舅舅劉將軍相認。

劉將軍還是一位驍勇善戰的好將軍,蘇清之可不想因為薛平貴的關系,就無差別的針對,必須徹底絕了薛平貴搖身一變,成皇子的機會。

至於西涼駙馬,嘖,那位代戰公主願意回收辣雞就回收唄,反正在蘇清之的規劃裏,西涼肯定是要收復的。就暫時讓薛平貴成為駙馬後,享受十八天的富貴生活好了。

如此這般,才能回報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換來十八天皇後的深情厚誼不是。

做完這些,蘇清之深藏功與名,在戰場之上與蘇龍這位妹夫配合默契,將西涼打得哭爹喊娘。就這樣,西涼兵‘戰略性’撤退的時候,還‘順手’將薛平貴俘虜了。

蘇龍:“大哥,回去之後該如何跟金釧交代?”

“交代什麽?”蘇清之沒好氣的道:“王寶釧已經不是王家人了。”

“可大哥”蘇龍支支吾吾的道:“出征之前,金釧說了,嶽母心疼三王寶釧在寒窯饑一餐飽一頓,就讓金釧看在姐妹一場的份上,讓金釧給王寶釧送去衣物糧食”

蘇清之:“是她王寶釧口口聲聲說已經不是王家人了,既然已經不是王家人了,那為何要給她送衣物糧食?”

說到這兒,蘇清之一陣冷笑:“哦,倒是忘了,那薛平貴離開之時還給王寶釧留了十鬥米、十擔柴,大妹夫,平日裏當屬你最憨,你來猜猜十鬥米、十擔柴夠王寶釧用多久?”

蘇龍默然,好半晌才比了個‘一’字。“應該夠用一個月。”

“是啊,夠用一個月,畢竟沒了吃食,外邊野地漫天遍野生長著野菜,平日裏挖點野菜再加上母親心疼,總會暗地裏接濟。不說夠用一個,哪怕十八年也是夠的!”

蘇龍:“?為何提十八年?”

“只是隨口一說。”蘇清之呵笑:“這不是重點,不要在意。重點是,我那老母親越這樣,王寶釧越認識不了錯誤,信不信,等我們班師回朝,將薛平貴戰場失蹤的事情一說。王寶釧還會怪罪我們沒有手足親情,放任她成為寡婦。”

蘇龍:“我記得王寶釧一直知書達禮,沒那麽偏執吧!”

“倒不是偏執,而是戀愛腦。”蘇清之嘆息:“算了,說這些幹嘛,憑白心情不好,我只是想說薛平貴戰場失蹤就上報死了,不說找與不找,好人不長命禍害留千年,薛平貴沒那麽容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