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破局(第2/3頁)

溫印撩起簾櫳,正好見李裕從她身側打馬而去,回眸看她。

她輕笑。

他也回頭笑了笑。

心裏都是她。

快十一月了,才分開,他就已經開始期盼,雪滿長空時,再重逢……

***

李裕抵達之城,已經是十一月初了。

宋時遇已在之城這處等候。

周圍的駐軍人來人往,都在搬運東西,李裕問道,“什麽東西?”

宋時遇握拳輕咳,“婁長空送來的兵器,加上這一批,足夠掩人耳目了。”

李裕駐足,打開一旁的箱子,確實都是佩刀,戰斧,□□,盾牌這些兵器和護具。

李裕想起早前鐵礦的事。

—— 你,你怎麽總惦記他的鐵礦啊?

李裕不由笑了起來,“什麽時候送來的?”

宋時偶應道,“分了好多披一直在送,劉太傅都驚呆了,這都有礦啊……”

李裕笑,“她有。”

宋時遇看著他這幅有些得意,又有些炫耀的表情,宋時遇想把自己拍暈過去。

李裕蓋上蓋子,朝一側的駐軍道,“擡走吧。”

“是!”駐軍應聲。

李裕才繼續同宋時遇往官邸處去。

這次北上之城,就是想繞開正面戰場,從側翼去到京中,減少傷亡,同時也能加快戰爭結束。

要繞後,首先就要一處戰場,能夠拖住李坦的人,而且,還要引人入勝,讓人覺得雙方都在這處陷入了僵局,並持續增兵投入僵局之中。

早前李裕同黃煾石去看紅城的地形,就是因為紅城的地形不僅易守難攻,而且容易布置。屆時郭從容就會帶人在紅城一帶同李坦的會戰,他會帶兵繞後。

所以紅城這處戰場要真實,真實得像主力都在此處。

人是一處,還要有兵器。

兵器耗時耗力也耗錢,原本就緊缺。如果不是真正要投入巨大的戰場,不會有這麽多兵器加注,這比故布迷障要來得可信得多。早前劉太傅提起的時候,韓渠也在。

但兵器來得這麽快,溫印是未雨綢繆了。

而且,也要找得到人,敢在這個時候冒險去做,還不能走漏風聲。

他都不知道溫印做到的。

除卻這些兵器,還有糧草,藥材,冬衣這些物資,如果沒有極高的統籌手段,周轉不了這麽快。

雙方交戰,尤其是國中恐慌的時候,連續不斷籌集物資是最難的。

交戰之中,有一半是在打物資戰。

這次時間這麽短,溫印是皆盡全力在做這些事。

這些糧草,藥材,冬衣,甚至兵器,不可能是一個婁家能做得下來的。越是兵荒馬亂的,越容易坐地起價,即便是駐軍入城,旁人也未必留到這個時候,溫印是壓上了婁家的信譽在幫他。

李裕收回思緒,“長運那邊有消息嗎?”

宋時遇搖頭,“還卡在這裏,如果長運那邊繞不過去,就要打,但一旦開戰,消息勢必會傳到京中,京中勢必會做準備。雖然也能節省時間,但風險很大。洛銘躍早前已經說服了頻北,如果長運這處順利,就能從兩翼包抄京中,卡在這裏。”

宋時遇早前是禁軍,很清楚作戰地形和行軍之路。

能這麽說,應當是想了很久但是沒有好的思路破局。

李裕輕聲道,“不急,還有時間。”

宋時遇頷首。

“殿下!”有近衛上前。

“說。”李裕雖然方才口中寬慰宋時遇,但他心中依然有顧慮,最後的一步,如果沒有破局,就是事倍功半,風險也大,不能冒險,只能從長計議。

思緒間,侍衛卻道,“殿下,永安侯和東山郡王來了。”

李裕忽然駐足,嶽父,余伯?

……

“嶽父,余伯。”李裕入了屋中。

永安侯原本正同東山郡王說著話,聽到李裕的聲音,都停下來,朝他拱手,“老臣見過殿下。”

“免禮。”李裕語氣中明顯親厚。

永安侯和東山郡王都擡頭,東山郡王眼中還有笑意,是在笑李裕方才那聲嶽父。

沒有旁人在的時候,他單獨喚嶽父和余伯都是好的,眼下兩人都在,他是太子,確實不當。

李裕改口,“永安侯,東山郡王。”

永安侯和東山郡王都笑了笑。

“坐。”李裕上前在主位落座,永安侯和東山郡王在兩側落座。有官邸的侍女入內奉茶。

“永安侯和東山郡王怎麽來之城了?”李裕問起。

他是想起早前在紅城才見過阿茵,阿茵是往相反方向去的,那是同嶽父錯過了。

眼下戰事越漸白日化,國中都在猜測,兩邊對峙的局面至少怕要持續三五年之久,更有甚者,甚至猜測過,長風會有一分為二的可能。但永安侯和東山郡王都是清楚的,無論外面風聲如何,李裕如何掩人耳目,這場內亂,李裕是想在正月終止,所以眼下面臨不少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