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盧城(第2/3頁)

馬車中,溫印看向車窗外。

早前經商的時候,她時常往西邊,尤其是西南的城池來,因為這裏交通便利,百姓富庶,也同蒼月臨近,很好貿易往來,算是長風國中最富饒的一片。

眼下的戰亂一年有余,西邊似是沒了早前的興盛面貌。

溫印想起外祖母同她說過的話,在自己國土上的仗,打贏了也不算贏,但又不得不打……

就同眼下一樣。

車輪滾滾向前,途中快慢已經不是路程決定,而是風險和途中的突發情況決定。

彭鼎早前在駐軍中,是汪將軍的副將,有很充分的戰場經驗。要自東而西,安穩橫穿長風南邊,免不了途徑交戰區域,這樣的戰場經驗就尤其重要。

眼下,溫印看著窗外,仿佛已是頹然蕭索之勢。

去年東邊旱災的時候,仿佛也是這幅模樣。又是災荒,又是剿匪,好容易東邊平靜才平靜下來,眨眼間,西邊又開始兩派內鬥,傷得都是長風根基。

這一年多以來,溫印多在中部和東部照看婁家產業,眼下忽然回到西邊,途經好幾處城鎮都因為戰火沒了早前繁華富庶的景象,不得不讓人心中嗟嘆。

李裕臉色很難看,頭靠在馬車一角,沒有出聲。

這些他都見過,所以他比旁人都更迫切結束這場戰爭,所以他只能鋌而走險……

“阿茵,放下簾櫳。”李裕看向溫印。

溫印伸手撩起車窗上的簾櫳在往外看,正好遇到一堆流民,流民見了馬車中的人衣著華貴,就想撲上要食物。

起初溫印還給,李裕沒說什麽。

再後來,李裕會問,能給多少,一批人,兩批人?

而這些接受過食物的流民又會尾隨,對李裕來說是大忌。

而且,這些杯水車薪根本救不了這些人,只會讓他們徒增希望,然後希望依舊澆滅,回到早前。

所以李裕提醒,溫印放下簾櫳……

其實溫印也不知道這場動亂要多久才結束,眼下只是李恒和李坦,但無論留下來的是李恒還是李坦,最後都會和李裕一爭高下。

遭難的,都是百姓。

這只是溫印看到的,但李裕清楚,這還是只是開始。

越往後,兩軍對峙越久,越多百姓流離失所,比眼下的景象還要慘烈許多……

到後來,還會有流民爭食。

這場內亂,從李坦逼宮開始,前後持續了八.九年,也就是將近十年之久,帶給長風的重創不是一兩年,甚至三五年就能補回來的。

他記得早前那次見柏靳的時候,還憤憤不平。

那時柏靳什麽都沒說,只問他,這場內亂長風會失掉了多少年?

他愣住。

柏靳又問,那要用多少年補回來?

那時起,他才真正去想一個問題——長風失掉的不僅僅是這十年,遠比這十年更多。

周圍都在往前的時候,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的都在退,更何況原本就在退的?

眼下,他可以告訴柏靳,長風失掉的遠不止十年,甚至二十年,這就是現實。

長風自古都有奪嫡的習慣,百姓也習慣了內亂,在鄰近諸國中,長風歷朝歷代很少有帝王登基是平穩的,反倒是太.祖爺爺,也就是他同溫印調侃,說自己變過馬那個,自他而起往後三代,都國中安定,那時的長風近乎鼎盛,也開辟了從巴爾到西域的商路,甚至有同蒼月爭輝的跡象,但隨著時間的久遠,誰做皇位又開始腐蝕人心,長風內亂十年,緊接著太平一二十年,再內亂十年,再太平一二十年……

鄰近諸國中,唯有長風如此。

所以後來的長風步履維艱。

柏靳有句話說的對,沒有太平安定,哪來的富強?即便富庶,都是從百姓血汗裏榨幹的。

他不要做這樣的君王……

他這次再見柏靳,就和早前全然不同。

他很清楚他眼下要做什麽,未來要做什麽,所以他才要將這場內亂的時間壓縮到極限。

眼下已經是三月下旬,四月初就會到蒼月,四月中旬就會同柏靳見面。

最遲明年正月,他要結束這場內亂。

他已經做了一年多的準備,從朝中到軍中,都是為了加快結束這場內亂,他要攆回長風失掉的時間,就只能不遺余力。

“流民過去了。”溫印的聲音響起。

李裕這才收起思緒,躺在她懷中,輕聲道,“阿茵,我想趴會兒。”

溫印低頭看他,“頭疼嗎?”

他搖頭,“就是想眯會兒。”

溫印笑道,“那你睡會兒吧,到了盧城我叫你。”

他輕嗯一聲。

這月余以來,無論他有多焦躁,或是不好消息,或是同早前預期有很大出入時,他的焦慮總能在她懷中平復,他也能下意識安心。

眼下,又想起往後幾年的紛爭,還有長風要面臨的場景,李裕抱緊她,暫且將這些思緒拋到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