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5章 酒意(第4/6頁)

溫印上前,丫鬟置好蒲墊,溫印半跪在蒲墊上,老夫人伸手綰了綰她耳發,“這次回來,是真長大了。”

溫印:“……”

溫印還在揣摩祖母口中‘真長大了’幾個字的意思,又一眼看見祖母眼中的長輩期許,她忽然想起,她語重心長同李裕說長高長高的時候,李裕眼中看到的她是不是也是祖母這樣……

***

書齋處,李裕同永安侯一道。

早前在偏廳時,只是苑中有禁軍,眼下在書齋,連書齋內都有禁軍在,應當是怕他同永安侯單獨說什麽話,全無隱秘可言。

“坐吧。”永安侯卻似毫不在意。

李裕也在茶幾對側落座。

在朝中時,永安侯就同李裕熟絡,不像方才老夫人說話。

“白茶?”永安侯言簡意賅。

“好。”李裕應聲。

長風國中會煮茶的人不多,李裕早前同永安侯一處說的多是朝事,他也是頭一遭同永安侯在一處煮茶。

書齋裏的煮茶器具齊全,永安侯也似沒受書齋中的禁軍影響,泰然自若。

李裕越發體會溫印身上的那股平靜淡然是從何處來得了。

等燒開了沸水,永安侯先用木夾夾了茶杯在鍋中用沸水煮了煮,“在離院,阿茵有煮過茶嗎?”

李裕愣了愣,搖頭,“不曾。”

是不曾,而且大多時候是讓黎媽給她泡茶,她自己嫌冷,窩在一處不動彈,一面飲著熱茶,一面看書,用茶杯驅寒。

想起這幅模樣,李裕不由笑了笑。

永安侯看在眼裏,李裕斂了笑意,但知曉永安侯看到了,永安侯也沒戳破。等茶杯洗好,用木夾取出,放在一側備用。

書齋中伺候的小廝上前,換了另一壺水。

這壺水才是煮茶用的。

煮茶需要耐性,永安侯不急不緩,若行雲流水,李裕也不著急,兩人會不時說上一兩句話,但大抵都同煮茶有關,不涉及旁的。

等第一波水沸的時候,永安侯正好說起,“阿茵的母親還在世的時候,也喜歡煮茶,一有時間,我們二人就會在苑中煮茶,好像還是昨日的事,其實一晃眼都這麽多年了……”

李裕安靜聽他說起,沒有打斷。

一側,是壺中開始一點點冒氣泡的聲音,很應景。

“我同阿茵的母親是煮茶的時候認識的,那時也不知曉是誰,就是忽然遇到,一道煮茶,興起時說了十余種茶的煮法,又逐一嘗試,不知不覺間,就從晌午到黃昏,還耽誤了路上行程,那時覺得時日過得真快,是最好的一個午後黃昏……”

李裕也是頭一次聽永安侯說起這些。

沒有朝中之事,也沒有時局焦灼,只有對故人的追思,懷念,卻不沉重。如同聽一個親近的長輩說起重要而簡單的事,越是平常的,越彌足珍貴。

他很少有這樣的時間。

他早前儲君,朝中各個恭維,很少有人同他說這些話。

他認真聽著。

“來。”第一波水沸是精華,永安侯盛於他跟前。

“多謝嶽父。”李裕接過。

煮茶為風雅之事,再小的杯盞也分三口飲才不算牛飲。

“好茶。”李裕是覺不同。

永安侯笑道,“下次讓阿茵煮,她都會……”

李裕:“……”

李裕是想起在離院的時候,溫印大多窩在小榻上吃點心看書;要麽在梅苑裏賞梅,逗貓逗狗;再要麽,是逗他,想讓她煮茶給他……

李裕支吾了一聲,“嗯,好。”

永安侯盡收眼底,繼續道,“阿茵的母親過世得早,她從小就被我,還有她祖母慣壞了,殿下可有看到書齋苑中的那幾樹臘梅?”

言及此處,李裕頷首笑了笑,“看到了。”

尋常世家的書齋苑裏大抵都會栽種蘭花,青竹來襯托讀書的氛圍,亦或是四季常青的植物,很少見臘梅栽種在書齋苑中的。

臘梅冬季才開,也就是一年四季裏三季都沒有什麽看的,李裕方才就覺得奇怪了。

正好二沸,永安侯一面給他盛茶,一面說道,“書齋苑中早前栽種得是青竹,後來她給我悄悄拔了,換成了臘梅樹。”

李裕:“……”

李裕想笑,平日裏已經習慣了溫印的作風,如出一轍,不稀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永安侯繼續道,“只是偷偷栽了,栽得又不好,也養不活,我怕她難過,還得找人換成能養活的,又讓人專程盯著別出岔子,還要佯裝不知道埋在苑中沒有出頭青竹被換成了臘梅。”

李裕正好輕抿一口,眼中都是笑意,“後來呢?”

這個故事吸引人。

永安侯也笑道,“後來有一日,終於見端倪了,還要演戲,哦,這處怎麽成臘梅了。”

李裕笑開。

這也是李裕頭一次見永安侯的另一面。

水過三沸,再飲便淡了,有人喜歡飲淡茶的,但有人三沸後就會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