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阿茵(第2/3頁)

劉媽等人相繼退出了外閣間中,外閣間中只剩了老夫人與溫印兩人在。

“祖母。”溫印上前。

老夫人眸間溫潤,“讓祖母好好看看阿茵。”

溫印在老夫人跟前跪下,鼻尖忍不住一酸,卻又強忍著將眼中的氤氳抑回。

老夫人一面仔細打量她,一面伸手撫上她臉頰,唇畔勉強擠出一縷笑意,“我們阿茵長大了,女大十八變……”

“祖母。”溫印眼眶又紅。

老夫人扶她起身,“今日是大喜日子,我們溫家的人不哭。”

溫印聽話點頭。

老夫人一手拄著拐杖,一手握住她的手,輕聲道,“阿茵,宮中馬上會派喜娘來,祖母還能同你說話的時間不多。日後未必有機會像眼下一樣,不必忌憚。所以今日祖母說的每一個字,你都要聽好。”

溫印點頭。

老夫人松開她的手,換作雙手拄上拐杖,沉聲道,“祖母從小就教你,不知前朝事,何來後宅安寧。閨中時,朝堂之事家裏就未曾避諱過你,你比旁的閨閣女子都更清楚前朝,這次京中變故,你一定要心中有數。”

溫印頷首,“阿茵聽著。”

老夫人繼續,“這次長風與東陵交戰,原本應當打不久,天家才讓會太子同陶煜焯陶將軍一道出征,增長眼界,也增加在軍中的威信,結果太子卻在邊關意外中了東陵的埋伏。阿茵,你想,太子身邊跟得都是什麽人?不止環洲駐軍,還有京中禁軍的額精銳,但怎麽就這麽巧,太子所在之處遭遇了伏擊,而且全軍覆沒?此事從一開始就有蹊蹺,也藏了旁的內情。”

長風同東陵交戰一事是導火索,肖媛同她說起過。

但肖媛能探到的消息,同祖母這裏沒法相比。

老夫人繼續道,“此事微妙就微妙在,東陵明明處於弱勢卻處處占盡先機;而太子一出事,東陵又很快退兵,這事後來給陶煜焯陶將軍招來了殺身之禍。從頭到尾,這場仗都是為了除掉太子和陶家做的局。”

陶家是太子的臂膀,先殺太子,再做局嫁禍給陶家,一石二鳥,還是借東陵之手,連查都無從查起;而陶家想要洗清嫌疑,陶煜焯就必須親自護送受傷的太子回京;而陶煜焯一回京,當即就在金殿上被圍殺,陶家滿門都未幸免……

環環相扣,好厲害,也好陰狠的手段。

溫印微微攏眉。

老夫人眸間生了氤氳,“這其中還有一事,祖母要說與你聽,阿茵,同你哥哥有關。”

溫印攥緊掌心。

“天家知曉你哥哥穩妥,這次出征,天家讓你哥哥私下跟隨太子護衛。此事機密,府中只有你爹與我知曉。這次在邊關遭遇東陵伏擊,最後是你哥哥將太子從屍山火海中背出來,太子才殘余了半口氣。但你哥哥身中數箭,自己沒能逃出來。直至幾日前,才有這麽一捧骨灰送回京中,侯府上下才都披麻戴孝。這是不是你哥哥的骨灰,我不知道,但這是李坦送來的,府中的喪事就要辦。無論這是不是你哥哥,他都死在環洲了,但他做了應當做的事,站得直,也死得壯烈!原本太子應當死在邊關的,是因為你哥,太子才留了半條性命。太子剩的這半口氣,是你哥哥拿命換來的。”

“祖母。”溫印喉間哽咽。

老夫人忍著淚光,“阿茵,你繼續聽祖母說。照說陶家一門被滅,天家又被架空,李裕一個廢太子根本保不住性命,但你仔細想想,禦史台的霍老大人在金殿上的一撞,血濺當場,保的真是天家的皇位嗎?”

溫印眸間詫異,“禦史台撞得是太子的後路,太子的活路……”

老夫人欣慰頷首,“陶煜焯是太子的親舅舅,陶家都沒了,太子怎麽能不受牽連?邊關這一場仗慘烈,太子在病榻上瀕死是事實,所以即便陶家扣上了通敵叛國的帽子,太子也能劃清關系。李坦很聰明,禦史台這麽一撞,他知曉若要深查下去,對他沒有益處,眼下殺李裕的代價太大,所以他才會借天子的名義廢太子,李裕也因此保住了性命。禦史台霍老大人也好,趙國公也好,還有朝中旁的官員也好,他們都在博弈,李坦也在。他外祖父同你祖父交好,他也曾找你爹求過親,被你爹婉拒,但他還是想拉攏永安侯府,因為他很清楚,他的儲君之位越是來路不正,要善後的事就越多。同樣道理,他就要清算舊賬,也要秋後清算,所以這次謀事,你爹不知情,他卻還留你爹在宮中,你知道為什麽?”

溫印應道,“因為李坦如何倒行逆施,也要投鼠忌器。永安侯府在,婁家(溫印母親娘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還想拉攏永安侯府穩定朝中局勢。但哥哥將太子從鬼門關背了出來,這件事才真正觸怒了李坦,所以李坦以天家的名義賜婚,讓我同李裕成親,除了羞.辱爹和侯府外,他還在試探爹的反應,他也忌憚爹,所以他要試探看看,是不是真到了要同永安侯府魚死網破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