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從替身到佛光普照之路(第2/2頁)

現在的老皇帝如同一個炫耀出色兒子的老父親一般,張口七皇兒,閉口七皇兒,若換個不知情的,還當老皇帝從小多疼愛這個兒子呢,實際上從小到大,老皇帝從未抱過謝白玉一下。

謝鄰風不知道老皇帝抽了什麽風,不過很快,老皇帝也破天荒的誇贊起了他,對他的養豬精神予以了高度肯定,並送了不少補品讓他好好養身子,甚至特許他在王府內養豬。

那一刻,朝堂百官紛紛漲紅了臉,直到退朝後老皇帝離開,差點掀翻屋頂的哄笑聲才爆發出來。百官倒不是有意針對謝鄰風,他們也不是想笑,只是實在忍不住。

謝鄰風怎麽也沒想到,自己雖然逃離了臨洲,卻沒能逃離養豬王爺這個稱呼,而一切都是因為謝白玉給老皇帝寫的信。

至於老皇帝為什麽突然對這個不聞不問的七皇子誇贊連連,究其原因還是七皇子送回的諸多新鮮玩意,作為一國之君,他自問天下美食都嘗過了,什麽新鮮的事物都見過了,但是沒成想,謝白玉能源源不斷的給他驚喜。

而且從謝白玉送回的信中可以看出,這個皇子對皇位絲毫不感興趣。對此,老皇帝當然也多次試探,甚至給了謝白玉無數次回王都的機會,結果都被拒絕了,謝白玉就是一副打死不挪窩,要紮根在臨洲的模樣。

而且神醫也說了,謝白玉送回的諸多新食物當中,有不少對身體有益的,老皇帝吃了之後確實也覺得不錯。恰逢此時,其他皇子為了太子之位爭的頭破血流,不是今天我戳破你中飽私囊,就是明天我揭穿你買官賣官,搞得老皇帝一個頭兩個大,看哪個兒子都不順眼。

如此對比之下,謝白玉的地位,在老皇帝的心中可謂是蹭蹭蹭地往上漲。

王都內的熱鬧和繁華依舊,百官們忙著站隊和出謀劃策,諸多皇子在試探了謝白玉幾次後再次確定了他無心爭位的事實,立刻就將矛頭對準了其他兄弟。老皇帝又納了一批新人,後宮中無聲的爭鬥正在逐漸拉開帷幕,所有的明爭暗鬥,都在圍繞著那把龍椅展開。

與王都一樣,此時的臨洲也無比熱鬧。不過熱鬧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其中一個就是佛憂大師培養的豬仔終於開始在白王的商會商行出售了,一時間,臨洲百姓的家裏,都以有一頭臨江寺出產的豬仔為榮。

除此之外,第一批從海上商路運送回來的陌生種子也開始收獲,大批新生果蔬逐漸在臨洲普及。臨洲的茶樓裏,說書先生正繪聲繪色講述著海上商船開辟的越來越遠的航路,說著相隔大海另一片陸地上的人們。

臨洲百姓們也逐漸知道,海的另一邊不是仙境,而是同他們這裏一樣的土地,那裏也住著人,只是和他們略有不同。海上的見聞成了茶樓裏最受歡迎的橋段,臨洲的碼頭一再擴建,通往其他洲的路商,海商,水商正不斷增加。臨洲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佛憂和白王也成了百姓心中真正的神。

一年時光飛逝,四季如夏的臨洲卻與去年截然不同。這一年,臨洲百姓聽說其他不少地方都發生了饑荒,甚至更北的地方還有人凍死餓死。

朝廷正在募集捐款救災,常年受佛憂影響的百姓紛紛慷慨解囊,有佛憂這樣一個佛子在,他們很難不與人為善,尤其是本地崛起的不少商戶大戶,捐款金額十分驚人。身為一個臨洲的商人,你要相信利益,但也要相信因果,種下善因,即使此生不收獲,來世得到回報也是好的。

在這種氣氛的影響下,大白將募集到的驚人善款給老皇帝送了過去。

朝堂上,老皇帝正在為了國庫空虛而發火,而臣子們也在不遺余力的哭窮,老皇帝覺得自己這段日子好不容易延長的壽命都在這一天都氣走了。臨洲的官員就是在這個時候覲見的,並且報上了白王和臨洲官員百姓的捐款物資,當長長的募捐名錄念完,現場一片死寂。

片刻之後,大殿回蕩起老皇帝無比暢快的笑聲,“好好好!不愧是朕的七皇兒!雖然無心朝政,但心系百姓!”老皇帝覺得心中無比舒爽,點了朝堂上推諉扯皮的百官,還讓他們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