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從替身到佛光普照之路(第3/3頁)

“說的也是。”小七點點頭,蝸只不過是搬走了錦鯉,堂堂一個王府,倒黴點又能怎麽樣呢。

然而現實情況是,自從孟七離開,瑜王府的情況就每況日下下下下下。

先是皇帝聽說了謝鄰風偷偷命人接七皇子出宮的事,以及討論孟家遭受懲罰過重等等言論。皇帝當然沒有直接用這個理由找他麻煩,而是從其他地方挑骨頭,每天上朝都會將他一頓責罵。

一個月後,大概是覺得積累足夠了,老皇帝直接收回了瑜王最富庶的一個封地,那封地的稅收幾乎占了王府一半的經濟來源。

而皇帝的舉動,也讓諸多懂得察言觀色的人開始了行動,官場上,眾官員有意識的疏離起謝鄰風,雖然表面上仍舊客客氣氣,但邀請他出席的聚會越來越少了。

更讓謝鄰風焦躁的是,他這些年吸納來的人才和食客,紛紛提出辭行,或者另尋他門。

當他最欣賞的食客也辭行的時候,謝鄰風終於暴怒,當場指責他們這些食客如墻頭草,毫無原則,空有一張嘴,哪裏有飯就去往哪裏,如同覓食的狗一般。

那食客靜靜聽完,毫不示弱,也沒有惱羞成怒,而是更加堅定了離開的念頭,並直言他們離開並不是因為瑜王失勢,而是因為外面的傳言。對孟家最後一個留京的小少爺都如此心狠,加上他對待孟七態度的前後轉變,著實讓他們這些食客難以托付信任。

“瑜王爺,您多久沒去王府外聽聽民心了?”食客最後留下一句話,轉身瀟灑離開了。

這一個月備受折磨的謝鄰風在砸了一通之後終於平息了怒火,然後差人去打聽城中情況。當下屬戰戰兢兢地匯報了城中百姓們的傳言之後,謝鄰風的怒火又再次攀升,但這次連讓他出氣的孟七都沒有,他只能將聞聲趕來本想安慰他的燕珩罵了一頓。

燕珩覺得很委屈,卻還是維持著包容人設,苦口婆心安慰了許久,這才讓謝鄰風重新冷靜下來。

但偏偏這個時候,護送孟七的下屬和車夫回來了,燕珩召見了兩人,本想從兩人口中聽一聽孟七到達臨江寺後痛哭流涕的場景,卻不曾想直接迎來了兩人的辭行。

兩人直接表示護送一路均已與孟七交心,打算下半生都要追隨孟七,哪怕是孟七一輩子都要在臨江寺渡過。

血壓起落起落起起起的謝鄰風差點當場氣暈過去,那些食客走就罷了,畢竟是投奔其他王公貴族,這兩個下人湊什麽熱鬧,竟然要去投奔一個被流放的男寵!這一個個的都瘋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