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調虎離山(第2/3頁)

“這麽多年過去,朕對你們幾個兄弟不聞不問,是為人父的失職,你可怨我?”皇帝紅著眼眶問道漢王。

漢王一愣,旋即從座位上退出,屈膝跪伏在桌前,“陛下是皇帝,是天下人的君父,擔負著蒼生,因而不可能做到均衡,所以世人才會用孤家寡人來形容天子,這些兒都明白的,兒身上這身袍服,錦衣玉食,也都是陛下所賜,生養之恩,本就無以為報,如此,兒還有什麽好怨的呢。”

聽著漢王懂事之言,皇帝倍感激動,再次起身親自將其扶起,“沒有人想做孤家寡人,君王也是,包括我。”

皇帝將漢王拉回座上,“我老了,趙家的江山社稷日後還是要交到你們手中的。”

“陛下不老。”漢王道,“聖天子定能長命百歲。”

皇帝搖頭,“沒有人可以逃離生老病死,但政權還將延續,這江山,日後是要交給你們幾兄弟的。”

漢王瞪著眼睛,本又想起身,卻被皇帝拉住,“你莫要慌張,今日只有父子沒有君臣。”

“陛下的江山是儲君的,兒日後定會輔佐新君,讓趙氏江山永固。”漢王似做承諾一般道。

皇帝再次搖頭,“為父繼任帝位時,常思,太.祖皇帝為何要行封藩之制使得禍及朝廷,成為君主的忌憚,直至今日我才明白,藩王在,群臣才不敢有異心,即便藩王勢大,然終究是趙氏子孫,血脈相承,只要龍椅上坐著的是趙家人,這大明江山就不會斷送。”

“爹爹的意思是?”漢王好似聽不明白皇帝的話。

“燕王世子即將提前行冠禮,”皇帝又道,“而你也將成年,這婚冠之禮近在眼前了。”

“冠禮...爹爹是想讓兒,”漢王忽然語塞,擡頭猶豫的望著父親,“之國嗎?”

-----------------------------------

是夜

漢王自入宮用膳,直至入夜才離去,而宮門各處舉動,皆被晉陽公主府所獲悉,夜幕降臨時,京城狂風大作,突降暴雨,天氣驟變,淋濕了夜禁前歸家之人,此後長達半月之久,京中再無天晴,臨收割的稻谷,被狂風暴雨吹倒於田地生根發芽,作物半數盡毀。

——欽天監——

欽天監正站在幾丈高的金屬儀器前,天井外的狂風吹入內,使得器械鳴聲,鈴鐺不止,監正走出屋外,望著天上的氣象,皺起白眉道:“天象有變,禍亂將生。”

“大人,馬上就要秋收了,這天象恐怕不利於五谷。”今夜值守欽天監的五官靈台郎之一拿著一本記錄的冊子一支筆,隨於監正旁望著天象道。

欽天監回-->>

到屋內的書桌前,準備寫奏疏上呈,五官靈台郎隨同入內,站在身側猶豫的說道:“前幾日占蔔燕王世子冠禮吉日,發現北辰黯淡,太陰星卻比往年的要...”

“京中已經夠亂了。”欽天監正打斷五官靈台郎的話,“天下大事,萬物輪轉,生生不息,自有他的規律,你我只是一屆凡人,豈敢窺探天機,泄露天機,當做好自己的本職,推歷法,定四時,分五谷,足矣。”

“是。”五官靈台郎只好拱手閉嘴。

--------------------------

翌日

——武英殿——

朝議之後皇帝禦武英殿召見文武大臣商討事宜,禮部尚書李文遠從淋濕了些許的常服袖子內拿出一本冊子呈上。

“陛下,明日燕王世子冠禮...”

皇帝翻看著冊子,問道:“昨日世子入宮見朕,言不敢於宮內行冠禮,適才朝堂上也有學士厲聲反對,因而朕想將地點改為燕王世子在京的府邸,如何?”

李文遠聽後,拱手道:“既行冠禮,又不逾矩,陛下聖明。”

“文武大臣前去觀禮,外加一條,禁內外命婦同去。”皇帝又道。

李文遠不知道皇帝的用意,也不敢多問,只得聽命道:“是。”

“明日世子冠禮,父母具不在,朕也有要務要忙,齊王是這一輩中的長兄,長兄如父,就讓齊王代為加冠吧。”皇帝再次吩咐道。

“是。”

“無誤的話讓通政使司刊印詔書,布告天下。”

“是。”

-----------------------------

成德十三年八月,燕王世子於應天府京城舉行冠禮,由禮部與宗人府主持,二十四衙門八局備三進禮服,皇帝下詔,命宗室、文武百官觀禮,又有令止,告內外命婦不得隨同出席王世子冠禮,此令一出,世人皆以婦人位卑,不容出面參加,地位再遭打壓,因將宮內改為燕王世子在京居所,故而朝中無人再上疏反駁。

“以往皇子冠禮於謹身殿,都是遵照祖制,令外命婦入宮同內命婦一同朝視,親王也要回內廷叩謝生母的,而今年只是藩王世子的冠禮,為何也不讓婦人露面?”禮部官員們收到消息,只得重新修改流程與人員安排,紛紛不解皇帝此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