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4/5頁)

這條街道上的整排建築都是解放前建造的老房子,房頂呈八角形,筒瓦裹壟,帶著點舊社會的歷史痕跡。

之前公社裏在商定參觀路線時,就因為這一排房子,猶豫是否要將公社衛生院列入對外開放名單。

這會兒還不到上午十點,老面館裏的顧客熙熙攘攘,僅有的四張桌子已經被坐滿了。

宋恂舉步進店,嗅到陣陣香氣的同時,也看到了大娘所說的金發女人。

那女人背對著門口,手裏拿著相機,正跟一張餐桌上的顧客,說著什麽。

換來那桌人的四臉茫然。

交流不順,金發女人便不再勉強,舉起相機就要拍照。

宋恂及時跨前一步,擋在了鏡頭前面,不知她是哪國人,只能用簡單的英語,緩聲說:“女士,對不起,這裏不能拍照。”

女記者聞言停下動作,在餐桌油膩,墻柱多灰的室內掃視一圈,蹙眉用流利的英語回:“這裏並沒有掛‘禁止拍照’的警示牌。”

宋恂禮貌地笑笑:“事實上,我國的所有單位都不會掛‘禁止拍照’的警示牌。咱們現在所在的這家餐館不是對外開放單位,按照我國外事部門與貴方的約定,非對外開放單位,禁止拍照采訪。”

公社早就已經發起過好幾輪愛國衛生運動了,但老面館這樣的餐飲單位,每天煙熏火燎的,讓它始終保持纖塵不染也不太現實。

不過,這種畫面,宋恂是絕不可能讓外國記者拍到的。

金發女記者面上帶笑,收起了相機表示理解,但語氣裏帶著明顯的不高興,“我可以遵照規定不拍照,但這裏是餐館,我能留下吃些東西吧?”

宋恂心中猶豫。

外賓的預定行程裏沒有吃飯住宿這一項,所以他們根本就沒有準備這些。

這種蒼蠅小館顯然是夠不上招待外賓的級別的。

要是吃壞了肚子,他們負不起這個責任。

宋恂勉強跟她解釋:“女士,我們這邊的飲食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所有食物裏幾乎都有海鮮。我不確定你是否對海鮮過敏,而且你遠道而來,很有可能會水土不服。我建議你,不要隨便嘗試當地的食物。”

對方嗅了嗅空氣裏的香味,不在意地說:“我已經在北京生活一年了,很習慣你們的飲食,對海鮮也不過敏。”

她招手讓服務員給她上一份跟面前幾個顧客一樣的面條。

宋恂隱晦地沖服務員搖搖頭。

那服務員還算機靈,先是擺手表示聽不懂她說什麽,被她糾纏得沒辦法了,就點了點她腕上的手表,表示他們要關門了。

宋恂適時插言:“這是一間吃早餐的飯館,十點鐘就歇業了。”

女記者無法,只好跟著宋恂離開面館。

走出店面後,她原還想舉著照相機,拍下這條街的建築,可是看到宋恂禮貌卻無時無刻不在跟隨的視線,只好作罷。

被宋恂陪著進入大部隊的時候,還低聲說了一句俚語。

宋恂沒聽懂,但想來應該不是什麽好話。

與她客氣地道了別,宋恂在附近尋了一圈也沒有見到省外辦的同志,只好找上了地區外事統戰組的組長,匯報了剛剛發生的一幕。

外事統戰組的組長是由地委辦公室冷主任兼任的,聞言便問明對方叫什麽。

“不知道,她被我攔下以後挺生氣的,我們並沒有相互自我介紹。”宋恂搖頭,“金色馬尾卷發,三十歲上下,英語流利,會說一兩句中文,今天穿著藍色短袖襯衫。”

冷組長回憶了一下說:“應該是他們代表團的團長。”

他翻開自己隨身帶的名冊,上面記錄著這些外國記者的詳細個人信息。

宋恂在第一行掃了一眼,團長姓加西亞,今年三十歲。

冷組長沉聲道:“剛才多虧你了。這些記者總是想方設法地溜號,這麽多人我們也不可能一對一地看著,總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說不定他們又拍了些什麽。行了,你去忙吧,這件事我會跟省外辦上報的。”

宋恂點頭,跟他打聲招呼就離開了。

新聞代表團並沒有在公社駐地逗留太久,隨意看了幾處,就坐車去了下面的生產隊。

這些人一走,公社幹部們瞬間輕松,紛紛返回辦公室各幹各的,那些人會從生產隊直接離開,去往下一站左家門公社。

宋恂原以為這個接待工作算是告一段落了。

不料,下午不到兩點的時候,公社突然接到長征公社的電話。

台風即將登陸,新聞代表團接下來的行程全部取消。

團結公社是距離他們最近的接待外賓單位,那些記者將要暫時在團結公社留宿。

以為解放了的團結公社幹部們:“……”

大家領到各自的任務,頂著大雨出門做食宿安排。

住就只能住在公社唯一的招待所裏,吃也只能吃公社食堂大師傅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