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後奶奶、震驚

周怡辭別馬國華,離開省軍區大院兒以後回到市委大院兒。

她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姑姑周蓉家。

到姑姑家門口的時候是晚上七點半,這個時間姑姑一般在看電視新聞,姑父身體不好精力不濟,這時候一般要睡一覺。

到了林家門口她先掏出一面小鏡子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免得被姑姑周蓉挑剔。

周蓉是個強勢果斷且有主意的女人,當年周家遇到一點麻煩,面臨著建國之後的性質轉變問題。

他們周家在省城做過很多年的吏員,雖然職務不高,位份不顯,卻也算城裏小有身份的人家,日子過得殷實體面。

從滿清到民國,除了外敵入侵幾年在家裝病,其他時候都算吃皇糧的,然後就到了建國初期。

當年周蓉年輕輕的卻把家裏的情況看在眼裏,主動為家裏排憂解難,以青春年紀嫁給小五十的老林。

她自己多方權衡以後做出的抉擇,但是在父母長輩等人面前的說辭卻是“為了家族,個人犧牲也是在所難免的,只希望以後家裏過了坎兒,不要不念舊情”。

她想的是如果嫁給年紀相仿的,那男人必然沒有什麽事業,她嫁過去要跟著受苦不說,還得受公婆姑姐的挾制。

雖說是門第相當的年輕夫妻濃情蜜意,可她自小瞅著自家和親朋家的長輩男人,有幾個是真對妻子專心如一的?就她自家的男人們,從爺爺到叔伯、父親,哪個不是花花腸子一堆?

有能力的就納妾,沒能力的也睡幾個丫頭、廚娘的,末了還得說男人風流是瀟灑,不風流說明沒用。

若是讓她嫁給窮家小子,他倒是沒錢沒能力去花花,可她又要跟著他吃糠咽菜,何苦來哉?

她便瞄上進城的軍官們。

年輕輕做到團長還未婚的,不是沒有,但是這樣的男人大多性子冷漠,不好女色,組織給他發媳婦兒他都不感興趣。

這種人雖然優秀能幹,但是她有自知之明,人家多半看不上她。

其他的就得四十左右,這種男人多半已婚,當然也不乏喪偶的。

等她把這些進城軍官扒拉一圈,又覺得三十到四十就喪偶的男人,指定有幾個孩子,她進門當後娘,還得給人拉扯孩子。

這可太虧了!

於是她就把對象聚焦到了四十到五十之間的,然後找到了老林。

這個年紀的男人即便喪偶,孩子也都大了甚至孫輩都不小,完全不用她照顧。

她進門以後就是現成的娘和奶奶。

男人太老,她比孩子還年輕?那有什麽關系?老男人更知冷知熱,覺得虧欠她,對她那是百依百順,體貼入微。

而且作為軍人的他,身體強壯,就算小五十了,照樣能讓她生自己的孩子。

反正嫁給老林以後家裏就是她當家,兒子媳婦兒都打發回老家,為了面上好看,也讓老林不難做人,她還主動把大孫子和孫女留下教養,以後出息得好也是自己兒子的助力,沒出息那也全了自己的名聲,至少沒苛待他們。

她一切都想到了,自然也想到等男人年紀大了她少不得要過守活寡的日子。

可有什麽關系呢,她自然也有辦法。

就算老頭子老了,身體不中用需要人伺候,那也累不著她。

他已經是老首長,有退休津貼,有保姆照顧,她只需要指揮指揮就好,半點都不受累。

所以這會兒老林雖然身體不行了,她卻依然養尊處優,總比年輕時候在娘家過得舒坦百倍。

周怡小時候總聽她娘背地裏叨咕姑姑,說周蓉市儈自私,說她心機深沉,說她如何如何。小時候周怡還有點怕,不過大一些之後她就覺得姑姑有見識有主意,總能給出很有用的意見。

67、68那兩年都被迫下鄉的時候,家裏人也慌了陣腳。

是周蓉給他們指了路,讓他們進機關的、進部隊的,進廠的、嫁人的,總之一切以留在城裏為前提,盡可能不下鄉。

在她看來下鄉就等於失去了競爭的資格,再狂熱有什麽用?

當年革命路線是農村包圍城市,現在跟你說紮根農村一輩子,去農村搞革命?

一開始年輕人都是狂熱的,主動要下鄉證明自己,後來證明姑姑的眼光是正確的。

那些主動下鄉的年輕人,不出兩年就後悔得不行,卻再也不能回來。

而後來的哪怕不想下鄉,也沒有辦法,按照規定都必須下鄉。

周家這些子孫是聽了周蓉的安排,不管是不是不讓考大學,不管是不是逼著下鄉,更不管老師沒了體面和尊嚴,他們是必須要繼續學習的。

哪怕偷偷學也得學。

按照周蓉的說法,眼下這樣亂哄哄的鬧騰,動真格的時候還是需要文化。

當年小米加步槍搞革命,有文化的當政委、政工幹部,建國以後論功行賞,很多有文化的政工幹部授銜兒都比作戰軍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