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3頁)

連個多余的桌子都沒有,可不是窮到一定境界了嗎。

其實喬鏡只是覺得沒有必要而已,家裏平時也就兩個人,吃飯一張桌子就夠用了,還有一張書桌用來寫作,梁帝賞賜的那些金銀珠寶玉石古玩都還放在地下室裏,景星闌打算等他們走後就全都留給雲茶村,所以他們對於這些身外之物是真的毫不在意——反正也帶不走,在意也沒用。

但在蕭邇看來,這兩位年輕人,卻是如今這個追名逐利時代中難得的一股清流。

他又和景星闌聊了幾句,內心的滿意幾乎都快寫在臉上了。盡管蕭邇對於喬鏡更感興趣,奈何喬鏡的話實在是太少了,蕭邇只能退而求其次,先和看上去更淡定從容一些的景星闌溝通。

結果越聊他越糾結,景星闌談吐不俗,見識廣泛,在某些方面還有十分獨到的見解。蕭邇覺得這樣的人才做官一定能造福一方,但又不忍心打攪他們寧靜的生活,因此一直在試探景星闌是否有做官的意圖,倒是在某些方面和梁帝有了共同的心聲。

“蕭大人說笑了,”景星闌輕描淡寫地婉拒了他的試探,之前蕭邇已經主動自報家門了,作為大梁名聲赫赫的大儒,景星闌自然不可能沒聽過他的大名,“您自己不也不願意入朝為官嗎?否則現在就不會同我們坐在這處京郊小院中了。”

“唉,我跟你們不同,我都一把年紀了,只想安安靜靜地寫寫書,其他便再無打算了。”蕭邇嘆道,“但陛下一直催我出仕,事到如今,我也不好再推辭了。”

但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滿臉都寫著四個大字“我不樂意”,長籲短嘆的模樣把小童看得一身冷汗:“大人,您還是少說兩句吧……”

蕭邇這人不願意也不適合做官,就連他一個小童都看出來了,也不知道為什麽陛下如此執著,甚至不惜三番五次邀請。

喬鏡看了看天色,眼神泄露出一絲焦急,距離宮中使者來報已經過去將近一個小時了,算算時間,如果梁帝是坐馬車來的話,應該也快到了吧?

“蕭大人,”他覺得不能再把這個燙手山芋留在家裏了,出聲道,“抱歉招待不周,但馬上家中要來客人,還望見諒。”

蕭邇自然不會責怪他,畢竟是自己先突然上門的。他聽出了喬鏡語氣中的為難,笑了笑放下茶杯,剛要起身告辭,忽然身後傳來一道中氣十足的男聲:“皇弟,好久不見!朕想死你們了!”

他回頭,一眼就看到了樂顛顛騎著馬過來的梁帝,後面還跟著一個臉色惶恐要死要活的大太監,也騎著一匹馬。

“…………”

兩個本來約好時間在宮中會面的人,如今一個坐在院子裏,一個騎在馬背上,兩兩相望,相顧無言,心裏同時冒出一個念頭——

不是,你陛下怎麽會在這裏???

而且蕭邇只一秒就反應過來剛才梁帝是在沖著誰喊“皇弟”,霍然轉頭,死死地盯著一臉無奈的景星闌,不可置信道:“您難道是……景王爺?”

景星闌:“是啊。”

但現在更重要的並不是景星闌的身份,梁帝居高臨下地瞪著這個狡猾奸詐的老家夥,質問道:“你不該在進宮的路上嗎?”

“陛下說的是,”蕭邇立刻不甘示弱地反問道,“可陛下您怎麽也在這兒呢?”

梁帝沉默了。

他能說自己是因為蕭邇幾次拒絕朝廷的邀請,早就心生不滿,想著晾對方半天挫挫這老家夥的囂張氣焰,所以才會來雲茶村找景星闌喝茶的嗎?

這對君臣內心有鬼,而且都對彼此的心思都心知肚明,於是默契地跳過了這個話題,喬鏡還又回屋裏給梁帝搬了一個椅子來。

於是聊天繼續。

但誰知道,梁帝剛坐下來,第一句話就是對他說:“你那本《雲茶山居》寫得不錯,朕看了幾遍,在村中小住過一段時間後更覺趣味橫生,有考慮過繼續出第二冊 嗎?”

前不久還覺得此地人傑地靈的蕭邇在遭受接二連三的沖擊後,整個人都快麻木了,他的目光落在面色僵硬的喬鏡身上,扯了扯嘴角問道:“你就是晏河清?”

喬鏡:“……是。”

很好,他面無表情地想,現在院子裏尷尬的人變成三個了。

“怎麽,你還不知道嗎?”梁帝詫異了一瞬,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堵在胸口的那口郁氣也登時一散而空,“蕭邇啊蕭邇,虧你還在給朕的回信裏說自己只想過雲茶居士一樣的神仙日子,如今神仙就坐你面前,你倒是認不出來了!”

因為《雲茶山居》這本書喬鏡是用第一人稱寫的,全篇都沒出現過主角的人名,所以在出版後,讀者們便把這位主角稱之為“雲茶居士”,連帶著雲茶村這個剛剛被梁帝賜名的小地方,名聲也逐漸開始遠播四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