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今天喬鏡起得很早。

不為別的,再過兩個小時,梁帝就要“微服私訪”來劉家村度假了。

之前喬鏡已經跟村長打了招呼,用的是景星闌兄長的名義,說他有個哥哥在城裏混得不錯,只是平日裏太忙了沒有空享受生活。這段時間正好有空,便想著要帶妻子來劉家村小住一段時間散散心。

劉家村並不是個排外的村子,因為地處京郊,來自國內各個地方的商人甚至是西域和海外的洋人,偶爾都會在這裏借住,也算是村裏人在采茶種田之余的一大外快來源了。

因此在聽到喬鏡的話後,老村長也沒太當一會事,只是隨口問了一句:“那他兄長準備住在哪裏?跟你們一起嗎?”

借喬鏡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讓梁帝和他們一起擠小屋子,更何況也沒有多余的房間能騰出來了。喬鏡這次來找村長就是為了這件事,他耐心解釋道:“其實是這樣的,他哥哥準備在我們的房子旁邊新修一棟,應該沒問題吧?”

喬鏡的住處是在村子邊緣的緩坡上,那裏本就沒有幾戶人家居住,老村長自然不可能不答應:“可以當然是可以,不過這樣看來,那位是準備在這裏長住嗎?”

喬鏡也摸不清梁帝的想法,只好含糊道:“大概吧。”

在簡單打完招呼後,宮中的梁帝收到消息,立刻秘密派工匠過來建起了房子。喬鏡原來還擔心他會修成那種占地面積超過大半個劉家莊的小型避暑山莊,但梁帝“與民同樂”的決心似乎比他想象中的還要強烈,最後定下來的圖紙上,只是一棟普普通通的鄉間二層小樓而已。

而景星闌這段時間每天除了種地以外,還要跑到現場去監工。

因為要不是他時刻盯著,這些幹勁滿滿的皇室禦用工匠們,怕是能把小木樓都修成大報恩寺的感覺。為了避免梁帝的住所和劉家村的畫風太過格格不入,景星闌只能頭一回拿出自己作為王爺的權勢,反復叮囑他們不要弄得太過分,樸實無華才是硬道理。

在連天加夜的趕工下,梁帝在劉家村的小別墅很快就建好了。

這些天內,劉家村的村民也從好奇地圍觀看熱鬧、震驚於這些工匠們的手藝再到後來的處變不驚,即使在現場注意到某些一看就知道不太像是正常男人的人物,也被老村長耳提面命著不許隨便上去搭話,趁早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老村長好歹活了這麽多年,最起碼的眼力見還是有的。雖然當初喬鏡跟他打招呼時說得語焉不詳,可他小時候就見過從宮中出來的人,哪裏不知道那些太監是長什麽樣子的?

他只和其他村民一起湊到施工現場去看了一眼,就當場倒吸一口涼氣,腦袋暈了半天才回過神來。

什麽“在城裏混得不錯”、“朋友的兄長”……統統都是狗屁!

老村長甚至都不敢細想景星闌那位哥哥的真實身份,連帶著對景星闌他也多了十分敬畏,平時對喬鏡說話的語氣也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喬鏡倒是沒感覺到老村長的態度變化,只是覺得對方最近好像不怎麽來這一片了。

他也樂得悠閑。因為不知道梁帝他們過來後又要鬧出什麽幺蛾子,所以趁著最後的清閑功夫,喬鏡終於又支棱起來一回,一口氣存了大約兩三萬的稿子。

眾口難調,自新書第一冊 面世後,百姓們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接下來梅青雲參加秋闈揚眉吐氣的劇情,最好等放榜後再堂堂正正地迎娶錢小蕓,從此一路青雲直上,過上開掛般順風順水的人生。

可問題來了——

若是這麽輕而易舉就成功的話,梅青雲之前為什麽會屢戰屢敗?

難道是他不想考中嗎?

喬鏡自然不會忽略這麽明顯的邏輯問題。在翻閱了目前大梁科舉考試的主要教材後,他結合現代編纂教材的一些知識,以及人們對於強化記憶的相關研究,在文中借梅青雲之口寫下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比如考試復習的小技巧啦,如何更好地理解經義批注啦,勞逸結合和三輪復習不同的側重點啦,基本都是一些學習方面的基礎知識。但在這個還倡導讀書要“頭懸梁錐刺股”,不知什麽叫身體才是革命本錢的時代,也算能讓人耳目一新了。

其實本來喬鏡也是可以寫得更深入一些的,喬父喬母作為大學教授,都有著豐富的編纂教材的經驗,在喬鏡上學時也會毫不避諱地在飯桌上討論這些內容。所以當喬鏡拿到大梁的這些所謂在學子中非常流行的“復習資料”後,只是簡單翻了翻,就發現上面有不少系統性的錯誤,注釋和正文的排版也十分混亂,非常不利於學生深入研讀。

但他想到之前梁帝見面時問的那些問題,最後還是決定,寫的時候還是別涉及太深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