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婚後(第2/6頁)

到了中午,遞給許俊生一個,遞給曲科長一個,“配著鹹菜,就著熱水吃,可香了!”

早上飯吃得早,許俊生還真有點餓了,接過去就咬了一口,還問張歷城要了點腌蘿蔔。

曲科長看得一愣一愣的,這小許在他手底下幹過幾個月,小夥子人不錯,家庭條件好,為人也挺大方,臨走請了全科人吃了一頓好的,怎麽現在變成這樣了?

俗話說,窮家富路,老百姓還要在路上吃點好的,他這怎麽連口熱飯都不舍的買?

難道,這小子之前說的,掙了好幾萬了,都是假的,都是吹牛?

張歷城不明就裏,還叭叭的給他安利那黑乎乎的饅頭,曲科長皺了皺眉,客氣的說,“不用了,我這就去餐車買飯。”

兩天後,火車到達昆明,許俊生做的第一件事兒就是找了一家農行,把帶來的多半箱子錢存上了。

張歷城有樣學樣,也把帶來的三萬塊錢給存上了。

這會兒,曲科長覺得自己是真窮了,他其實帶的錢也不算少,帶了六千,但跟人一比,那就簡直不值一提了。

想到自己還在火車上可憐那兩人啃了兩天的冷饅頭,曲科長覺得,實際上應該可憐的是他自個兒。

他們沒有急著去版納,而是在昆明待了兩天,許俊生通過藥店打聽有沒有專門做石斛生意的,還真找到了一兩位,都是專做石斛生意的,不過,人家都是做的出口生意,一聽說是國內銷售,就不感興趣了。

這鐵皮石斛,做的就是有錢人的生意,內銷不可能定價太高,也就賺不著太多錢。

雖然生意沒談成,但也了解了不少情況,現在版納有好幾個縣,都有了種植石斛的山頭,這種種植的成本低產量高,鮮條價格也挺便宜,品相最好的五十左右,品相一般的四十左右。

幹品楓鬥很少,都是買了鮮條自個兒加工,四斤出一斤的話,成本價格完全可以控制在兩百以內。

為了印證這人說的話十分真實,許俊生和曲科長還跑了一趟昆明藥材站,了解這方面的情況。

藥材站的接待人員一聽說他們是北京經貿局的同志,態度挺熱情,“沒想到你們消息這麽靈通,沒錯,是有農民自己在山上仿野生種植石斛了,我們這邊的存貨,也都是人工養殖的,質量其實很不錯。”

總算是吃了一個定心丸。

第二天三人坐車來到版納景洪,還是住在上回的招待所,特別巧,接待他們的正是小夥子小,因為心虛,他的目光有些躲躲閃閃的。

許俊生恨不得立馬就給他兩拳。

不過,現在還不是算賬的時候。

他大聲喊,“小刀!”

小夥子哆嗦了一下,笑著轉頭,問,“哥,你又來了?”

許俊生板著臉,說,“你幫我們找一輛拖拉機,我們要用幾天。”

小刀精神一振,原來這個北京的哥哥不是來算賬的,而是繼續來進貨的,他立馬笑著說,“好啊,還去勐罕啊,讓刀二叔跟著嗎?”

許俊生用嫌棄的語氣說,“誰說要去鎮上了,明天去勐海,我們有人知道地方,不用人跟。”

張歷城不知道上回的事兒,在旁邊笑著說,“我曾經在勐海農場工作了七年,對那邊的情況再熟悉不過了!”

小刀有點失望,不過上回掙的介紹費已經頂他一年工資了,他一口答應了,“沒問題,一早就開過來了。”

勐海其實也不算太遠,就是拖拉機有點慢,最主要的是山路太難走,下午兩點,他們才算是到了目的地。

農場雖然和附近的村寨少有聯系,但農場的不少職工和中基層領導都是本地人,張歷城去農場發了一圈煙,找了去年賣給他大米的庫管,塞給他一整盒煙,讓他領著去村寨。

那庫管長得五大三粗,皮膚曬得黢黑,姓玉,倒是知道點村民種石斛的事兒,這鐵皮石斛到底是藥材,不是玉米種了就有收,附近村子好多人都種了,但最後種植成功的是少數。

因為到底占了山上的地方,雖然之前都是閑著的,但現在賣出了錢,有些人就有意見了,為這事兒鬧了好幾回呢。

玉大叔帶著他們走了幾個村子,差不多有十來戶人家有石斛鮮條,有的是剛剛采收的,有的已經曬成了半幹,質量倒是都挺不錯。

許俊生跟他們說好了,不要鮮條,要全幹的楓鬥,加工好之後,直接去景洪市百貨商場旁邊的國營旅館找他,按照質量定價,老條子制成的楓鬥不收,嫩莖制成的楓鬥一斤一百八到兩百不等,一手交貨一手付錢。

次日又跑了一天,把附近的村寨都走遍了。

第三日,去了更遠的村寨,之後,就返回景洪,安心的等著人來交貨了。

因為藥農手裏大部分是鮮條,曬制烤制都需要時間,過了幾天,才有人陸陸續續來交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