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只在此山中

聽聞聲音,楊三妹和楊二郎心中一震,不由得皆都開始緊張了起來。

黎山老母和蘇天尊的幾番言語,雖然給兩人帶來了期望,但也更加讓兩人得知了此事之艱難。如今蘇天尊所指的這位仙人究竟是何存在,他們不得而知,萬一,再被拒絕,那可就真的再無希望可言了。

兩人沉著了幾分,相互對視,楊二郎下定了決心,沉聲道:“仙人,我是蘇子指點遣來,訪道學仙之弟子,望祈收留。”

那洞中老者似乎詫異了一聲,隨後,方才說道:“既是蘇道真指教,那便進來罷。”

“多謝仙人!”

楊二郎深深呼吸,心中更加緊張。他看了看楊三妹,兩人便前後相隨,走入洞中。

進入那洞天深處,卻仿佛踏入了另一個世界一般。洞天當中,乃有全真光亮,卻無半點黑暗。只見:一層層深閣瓊樓,一進進珠宮貝闕,說不盡那靜室幽居,道不完那仙家福地。

兩人只管進入,直至瑤台之下,便看到一個手持拂塵的老者。老者白須白發,眼中平靜無聲色。一身素衣打扮,流雲飛袖,回風旋雪;神光四溢,仙氣十足。

兩人看到這老者果真是道德天仙,當即心中肅然起敬。再拜道:“我等見過仙人!”

老者目光微動,道:“且慢拜禮,汝等既是求道而來,又為何通得神通法力?難道是蘇道真教給你們的?”

楊三妹聞言,連忙說道:“仙人,我等不敢相欺。我乃南瞻部州黎山老母之弟子,要來拜師的,卻是我的兄長……”楊三妹便將兩人的事情,包括雲華仙子與拜師蘇道真無果的事情一一告訴給了老者,不敢有絲毫隱瞞。

老者聽過以後,點了點頭,說道:“原來如此,你二人卻是因為孝道來到了此處。如此,卻也難怪。”

老者的目光輕輕地掃過兩人,最後,放在了楊二郎的臉上,道:“既與蘇道真及黎山老母有故,又能夠來到此處,證明你們與我有緣。你奉孝道,卻也算得上是明禮。如此,收下你卻也無不可。至於雲華仙子之事,料想自當能有轉圜之機。”

楊二郎當即大喜,立刻拜倒在地:“師父,請受弟子一拜!”言罷便叩頭下去,接連三拜。

老者受了楊二郎三拜,拂塵輕輕一揮,頓時楊三妹和楊二郎皆感受到一陣靈韻,片刻後,便感覺精力充沛,適才的疲勞一掃而盡,當即更知道老者是得道真仙,皆喜不自勝,不斷地口出感謝之語。

老者微微擺手,說道:“你二人可有姓名?”

楊三妹道:“我二人自出生時便與父母分別,乃是大兄撫養長大,因此並無名姓。雖自拜了黎山老母,但學藝未精,故而也未得賜名。”楊二郎亦如此說。

老者點了點頭,說道:“既然是這樣,不如我便與你二人取個小名,方便呼喚,若日後黎山聖母要為你取道名,自也無妨。”

兩人聞言,滿心歡喜,皆恭敬拜倒在地,靜候賜名。

老者斟酌了一番,看向楊三妹道:“你花容月色,青春靚麗,便取個‘嬋’字,意為嬋娟華美,何如?”

楊三妹得了姓名,開心道:“楊嬋多謝仙人!”

老者又看向楊二郎,道:“你為兄長,又有孝心。當夷滅禍患,降戩福分,便予你個‘戩’字,可否?”

楊二郎再拜道:“楊戩多謝師父賜名!”

自此,楊二郎與楊三妹,便各自有了姓名,喚做楊戩與楊嬋。

得過姓名,楊戩便正式拜師,對老者三跪九叩,行奉師禮。而楊嬋,則有黎山老母為師,倒是沒有拜在老者的門下。不過兩人兄妹情深,此次楊嬋又因師命出山,未救得生母,卻也無顏回去,因此便請求留在這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

萬幸的是,老者卻也沒有將其趕出門去,反而還賜下了小名。

這小名,非是道名,但卻也有一番造化。老者言出法隨,兩人得了姓名,便覺得煥然一新,脫胎換骨,仿佛多有造化玄機沁入一般。

楊戩拜師之後,請問師父姓甚名何。但是,老者聞言,卻只是微微搖頭道:“我隱世多年,道號便不提也罷。你若誠心,自知有一個師父便是了。”

詢名無果,楊戩便不敢追問。自那之後,兩人便留在三星洞中,日夜聽聞老者講教。

老者講法無微不至,既有言語禮貌,灑掃應對,進退周旋之節。舞劍騎射,講經論道,興兵揮帥之闊。儒墨道法,醫農名雜;陰陽縱橫,小說兵家。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雖說,這些經論卻是沒有楊戩期待的神通之法,但是卻各自都是一門深厚至極的學術。楊戩聰慧,知道師父不可能浪費口舌,便盡心聽學。而在這個過程中,他更發現楊嬋受益匪淺,神通法力似乎一日千裏,增長神速,便更知道老者的言教絕對是頂級的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