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當面說

“不過……黃阿姐,不知我現在給阿娘準備飯食時有什麽需要注意的嗎?”鱖魚粥性溫,魚肉又算是適合病人的食材,但是陸蕓花不能確定余氏的病能不能吃魚,所以還是問一下比較放心。

黃娘子收拾著桌上的紙筆,聞言想了想安頓道:“其實現在主要是體虛,需要時間慢慢調養,只要是溫補性平的食材皆可,做的時候稍微軟爛些就行。”

“最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在吃飯半個時辰後再吃藥,”黃娘子著重提了這句。

陸蕓花鄭重記下:“那這鱖魚粥應當是沒有問題的,我先把粥熬上。”

卓儀在水邊已經把魚收拾好了,洗得幹幹凈凈給她放進廚房。

卓家不像是陸家因為在家打了井所以吃的是井水,這屋子靠山,前主人便從山上引了一條山溪進院,在後院那裏,平時清晨卓儀做完早課會用桶打了水倒進水缸,這一大缸水就是一整天的生活用水了。

卓儀基本不會在家處理活物,比如雞或者羊、兔之類的,一般走些路上山上自己的獵人小屋處理,這樣家裏就不會有味道,但是魚的血腥味沒有那麽重,順著水流洗幹凈就好,也不用特意去山上。

陸蕓花去儲藏室取了些生姜和春筍,這兩天春筍正當季,不說王嬸秦嬸這樣的嬸嬸們會在去山上找完山貨之後給她送一些,就平日裏他們一家人在村裏散步的時候也會遇上提著新鮮菜蔬送給他們的村民,說是感激陸蕓花開起來的豆坊叫他們多了許多收入、叫他們家家裏人有了活計等等,所以現在家裏有不少春筍和野菜。

之前陸蕓花與村長商量以後,豆坊收人時優先招收例如寡母帶孩子這樣家庭情況不好的村民,因為豆坊生意夠好,招了不少人,大家都知道縣城有現在這樣多的工作機會多虧了陸蕓花,所以都很感激她。

當然,或許會有覺得陸蕓花有錢又厲害所以想巴結著走一走關系的心情,但在陸家村這樣淳樸的村子裏,人們終究還是沒有那樣多的小心思,促使他們給陸蕓花送菜蔬等物的原因歸根結底還是“感激”。

“配著粥吃野菜還是過於寡淡了些。”就算黃娘子說是想吃些清淡軟爛的食物,也不該拿著野菜配粥這樣的食譜來招待客人,所以陸蕓花想了想去取了一大籃子春筍和白巡送來的幹貨中的一把杏仁,準備做一道“煿金煮玉”。

這個名字聽起來十分風雅,其實是兩道菜,一道“煿”是煎炸筍尖;一道“煮”是清熬筍粥。有雲“脫油盤內煿黃金,和米承鐺中煮白玉。”①正是宋人描寫這道一筍兩吃的的詩句。

陸蕓花把春筍中筍莖的給切去,只留下上面部分嫩嫩的筍尖,這是要做“煿金”的材料,筍尖脆嫩、筍莖厚實,都是一樣的鮮美,但口感不同就有不同的烹飪方法。

就因為吃起來口感不同,筍莖更適合用來燉煮做羹,但現在已經有了鱖魚粥,“煮玉”就沒有必要做了,可是筍切開後過夜就不大好,陸蕓花便把它切了放在外面的竹篾子上,用這種最原始的方式晾曬制作筍幹。

不論是什麽油炸食物都是剛剛炸出來味道最好,所以陸蕓花先做起要花時間的鱖魚粥。

粥、稀飯和米湯很多人看起來是差不多的東西,其實他們有著很微妙的區別。煮粥火候水米比例都有講究,要米要處於一種開花但是不糊爛的程度;稀飯則不然,要求米不開花,顆顆完整似是飯粒;米湯最薄,水多米少,煮出來說是飯更像湯。

這道鱖魚粥除了要米符合“粥”的要求以外,還有很特別的一點:它的魚肉不用切,煮的時候整個放在粥上。

沒錯,去頭去尾的整塊魚肉輕輕撥去魚皮,整個放在已經泡了很一會兒、煮起來很容易就能開花的米上。蓋上陶鍋蓋子,半煮半燜之下鱖魚魚肉軟爛,只要輕輕提起魚骨大片大片的魚肉便盡數落進粥裏,鱖魚魚肉鮮美柔嫩,刺少豐腴,只要再撿去一些小骨刺、拿勺子攪一攪,鱖魚蒜瓣狀的肉就成了魚茸,和煮開花的大米相得益彰。

“兩條魚應當是夠了的……”陸蕓花比了比去皮魚肉的大小,這兩條鱖魚都不算小,配上米粥應該夠吃了。

當然,說的是夠黃娘子和孩子們吃,對卓儀和白巡來說肯定是不夠的。他們平日吃得就多,更不用說今早奔波著幫忙找大夫,兩人都消耗不少。但是陸蕓花今天實在耗費了太多精神,就算現在整體心情是喜悅的,依舊沒什麽精力再做什麽大餐大菜,最終還是用了最最萬能的鹵鍋鹵了最後剩下來一些肉,又蒸了些饅頭,等等一起做肉夾饃。

其實這搭配怎麽看都很奇怪,原諒陸蕓花實在是沒精力再做什麽,最後還是就這樣將就吃飽算了。

把姜切絲鋪在魚四周,這次選了一個寬口帶蓋的陶鍋,所以兩片魚肉並排居然也能放下。陸蕓花把材料放好,先開了大火煮沸再轉為小火,蓋上蓋子,接下來都是等待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