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第5/6頁)

“消息還未傳到吳貴嬪的手上,你我並不知道對方的陰謀,敵在暗,我方在明,不要打草驚蛇,吳貴嬪那裏先不動,去查出吳家老爺子的身份再說。”

韓靖領命,“是。”

太子起身將手裏的箭頭遞給了他,“今夜孤當著眾人的面,中了這一箭,除了太醫和明公公、你,其余人均信以為真,消息放出去後,他們必定會高興一陣,趁此,你也好查案。”

韓靖小心翼翼地接過箭頭,“殿下放心。”

太子又道,“接下來的一月,孤哪裏都不能去,得在東宮養傷,你也不必頻繁出現在大理寺,將人手都撤回來。”

“屬下明白。”

太子吩咐完了,才從椅子上起來,疲憊地道,“下去吧。”

*

夜裏太子只留了明公公一人在裏屋伺候,外面的湯藥一碗一碗地熬好端了進來,明公公盡數都倒在了床榻下的一口壇子內。

翌日一早,太子受傷的消息,便傳了傳來。

皇上和皇後大為震驚。

“這些逆賊,竟如此猖狂。”在皇上心頭,太子就是他的寶,是他延續大周的希望,上回沒被刺客得逞,這回竟然還敢前來行刺。

皇上早朝都沒上,直接到了東宮探望太子。

太子虛弱地坐在床頭,“父皇不必擔心,兒臣無礙。”

皇上臉色異常難看,“朕能不擔心?如今正是節骨眼上,這幫賊子,就是恨不得讓朕斷子絕孫,你是太子,一國儲君,他們不盯你盯誰。”

皇上說完,才察覺出不對,眉頭一皺,“太子昨兒晚上怎會出現在東街?”

太子答道,“兒臣近日一直在調查此事,昨夜剛好有了線索。”

皇上難得訓斥他一回,“你是一國儲君,性命關乎著國運和大周的蒼生,這等子事往後就交給下面的人去辦,何必你親力親為。”

太子倒是認錯極快,“父皇教訓的是。”

“朕算是明白了,這群賊子,恐怕就是沖著西戎征戰而來,早不現身,晚不現身,朕一說要征戰西戎了,這便安耐不住,出來送死了。”

皇上的神色一厲,冷嗤了一聲,“他們不要朕動西戎,朕還偏就要將那西戎給踏平了。”

當年大周丟出去的那麽多江山,他都給收復回來了。

如今一個西戎,他還奈何不了了。

“你好好養傷,旁的事就別管了,等傷養好了,也該到選秀了,政務上的事,朕會處理。”

皇上剛走不久,皇後又來了。

進來就哭。

“這到底是哪裏來的亂賊,竟然三番兩次地想要你性命,上回有韓侍衛在,僥幸逃了一劫,這回可不就讓人鉆了空子,受了這麽大的罪,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母後可還怎麽活啊......”

“母後,兒臣無礙。”太子躺在床上,示意明公公給皇後遞了塊絹帕過去。

皇後接過絹帕,拭了眼淚,“你身子一向單薄,文文弱弱,又好說話,那賊子旁的人不找,為何偏偏就找你,不就是看著你好欺負。”

皇後心頭一陣陣地後怕,“本宮今兒就給你再選幾個身手好的侍衛,還有,本宮打算讓淵哥兒撤了工部的職位,往後便同韓侍衛一般,寸步不離地跟著太子。”

太子:.......

“兒臣不過是一時疏忽......”

“一時疏忽,能讓太子丟命。”皇上下定了決心,“太子好好養傷,侍衛的事,本宮來安排。”

*

午後,東宮便多了數名暗衛。

顧景淵也來了。

沒有撤職,只是暫時留在東宮保護太子的安危。

冬至前,顧景淵才被太子借機打發回去,如今又出現在面前,且不僅是白日,夜裏也一同與明公公幾人守在了東宮。

亥時一到,太子的目光便頻頻地盯著木幾上的沙漏。

明公公知道太子在想什麽。

可如今這東宮,前前後後全是皇後的人,顧家三公子,正在外屋守著呢,唐姑娘估計是來不成了。

“奴才已經同小順子交代過了,這幾日暫時先別讓唐姑娘過來了。”

太子:......

他倒是沒想到這點。

“人呢,還在哭?”

明公公走近太子,將懷裏的一張信箋交給了他,悄聲道,“唐姑娘今日在逢春殿,抄了一日的經書,說是為殿下祈福,白日還曾隨著五殿下來了一趟,過來時皇後娘娘正在同殿下說話,便沒進來,奴才偷偷瞟了一眼,眼睛確實是紅腫得厲害,適才阮嬤嬤過來,將信箋交給了奴才,問了一句殿下的身子如何了,奴才答,請唐姑娘放心,殿下的傷勢已經穩定,只需靜養,等殿下......”

明公公正詳細地稟報,太子忽然擡起頭。

明公公一愣,“殿下,奴才可,可是說錯什麽了?”

太子一笑,“孤是見你越來越機靈了。”

明公公:......